首页 > 近义词

趋利避害的近义词(32个)

共找到 32 个趋利避害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趋吉避凶([qū jí bì xiōng]):指追求好运,躲避灾祸,形容人在面对选择时倾向于好的方面而规避不利的方面。
  2. 趋福避祸([qū fú bì huò]):指追求幸福和好运,同时避开灾难和不幸,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危险的规避。
  3. 求利避害([qiú lì bì hài]):指追求利益,同时设法躲避可能带来的损害,反映人类在行为中追求有利结果的本能。
  4. 取利避害([qǔ lì bì hài]):指在行动中选择获取好处,同时避免可能的不利后果,强调决策时的理性权衡。
  5. 择利避害([zé lì bì hài]):指在多种选择中挑选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同时规避不利的因素,体现审慎的态度。
  6. 趋安避危([qū ān bì wēi]):指追求安全和稳定,避开危险和风险,常用于形容人在困境中寻求安全的行为。
  7. 求安避危([qiú ān bì wēi]):指寻求安全的环境或状态,同时规避潜在的威胁,体现对自身保护的重视。
  8. 趋善避恶([qū shàn bì è]):指追求善良和美好,远离邪恶和不好的事物,多用于道德或伦理层面的选择。
  9. 择善避恶([zé shàn bì è]):指选择善良和正直的一面,避开邪恶和不良的行为,强调道德上的取舍。
  10. 取善避恶([qǔ shàn bì è]):指在行为中选择善良和正面的方向,规避邪恶和负面的影响,体现道德判断。
  11. 趋光避暗([qū guāng bì àn]):比喻追求光明和希望,远离黑暗和绝望,常用于形容对积极事物的向往。
  12. 趋荣避辱([qū róng bì rǔ]):指追求荣誉和尊严,避开羞辱和耻辱,体现对个人名誉的重视。
  13. 求荣避辱([qiú róng bì rǔ]):指追求荣誉和尊重,同时避免受到羞辱,反映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14. 趋高避低([qū gāo bì dī]):比喻追求更高的目标或地位,避开低下的处境,常用于形容人的向上心。
  15. 趋易避难([qū yì bì nàn]):指选择容易的事情去做,避开困难和挑战,体现对轻松路径的偏好。
  16. 求易避难([qiú yì bì nàn]):指在行动中倾向于选择简单的方式,规避复杂或艰难的处境。
  17. 趋快避慢([qū kuài bì màn]):比喻追求快速和高效,避开缓慢和低效,常用于形容做事追求速度。
  18. 趋优避劣([qū yōu bì liè]):指选择优秀和优质的一面,避开低劣和不好的方面,体现对质量的追求。
  19. 择优避劣([zé yōu bì liè]):指在选择中挑选优秀的部分,规避低劣的部分,常用于决策时的取舍。
  20. 趋好避坏([qū hǎo bì huài]):指追求好的事物或结果,避开不好的情况,反映人类对积极结果的倾向。
  21. 求好避坏([qiú hǎo bì huài]):指在行为中寻求好的方向,同时规避不好的影响,体现对正向选择的追求。
  22. 趋美避丑([qū měi bì chǒu]):比喻追求美好和漂亮的事物,避开丑陋和不美的一面,常用于审美选择。
  23. 择美避丑([zé měi bì chǒu]):指在选择中倾向于美好的事物,规避不美或不好的部分,体现对美的追求。
  24. 趋乐避苦([qū lè bì kǔ]):指追求快乐和幸福,避开痛苦和磨难,反映人类对舒适生活的向往。
  25. 求乐避苦([qiú lè bì kǔ]):指在生活中寻求快乐和轻松,规避痛苦和艰难,体现对幸福的追求。
  26. 趋暖避寒([qū nuǎn bì hán]):比喻追求温暖和舒适,避开寒冷和艰苦,常用于形容对环境的选择。
  27. 趋明避暗([qū míng bì àn]):指追求光明和清晰,避开黑暗和模糊,象征对知识或真相的追求。
  28. 趋正避邪([qū zhèng bì xié]):指追求正义和正道,避开邪恶和歪路,多用于道德或行为准则的选择。
  29. 择正避邪([zé zhèng bì xié]):指在行为中选择正直的道路,规避邪恶和不正之风,体现道德取向。
  30. 趋强避弱([qū qiáng bì ruò]):比喻追求强大和优势,避开弱小和劣势,常用于竞争或发展的策略。
  31. 趋生避死([qū shēng bì sǐ]):指追求生存和生命,避开死亡和毁灭,体现生物求生的本能。
  32. 求生避死([qiú shēng bì sǐ]):指在危急时刻寻求生存的机会,规避死亡的威胁,反映对生命的珍视。

趋利避害的详细解释

趋利避害(qū lì bì hài)是一个汉语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乃至生物界普遍存在的行为倾向。这个词语由趋利和避害两个部分组成,前者指向有利的事物靠近,后者指远离有害的事物。

 

从生物学角度看,趋利避害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反应。动物会主动寻找食物和水源,同时避开天敌和危险环境。这种本能确保了物种的生存和繁衍,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生存策略。

 

在人类社会活动中,趋利避害表现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行为模式。人们会选择收入更高的工作,投资回报更好的项目,同时规避可能带来损失的选择。这种理性选择构成了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的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趋利避害虽然看似简单直接,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有时难以准确判断何为利何为害。短期利益可能隐藏长期危害,表面上的损失也许蕴含着更大的机遇。因此,真正的智慧在于全面权衡利弊得失。

趋利避害的出处

趋利避害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