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基本的近义词(31个)

共找到 31 个基本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根本([gēn běn]):指事物的根源或最核心的部分,常用于强调某事物的本质或基础性特点。
  2. 基础([jī chǔ]):指事物发展的起点或支撑点,通常用于描述某项工作的根基或前提条件。
  3. 主要([zhǔ yào]):指在某一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或起关键作用的部分,常用来突出重点。
  4. 大致([dà zhì]):表示大体上或大概的情况,常用于描述整体趋势或概况。
  5. 大体([dà tǐ]):指整体上的情况或主要方面,常用于概括性描述。
  6. 大略([dà lüè]):表示大致的轮廓或概要,多用于对事物整体的粗略说明。
  7. 大约([dà yuē]):指数量或程度上的大概估算,常用于不精确的描述。
  8. 大抵([dà dǐ]):表示大体上或基本上,多用于对情况的总体判断。
  9. 大要([dà yào]):指主要的内容或要点,常用于归纳核心信息。
  10. 根基([gēn jī]):指事物赖以存在的根本条件或支撑力量,强调稳固性。
  11. 底子([dǐ zi]):指事物的基础或原本的状态,常用于描述起点或根底。
  12. 原先([yuán xiān]):指最初或原来的情况,常用于追溯事物本来的状态。
  13. 原本([yuán běn]):指最初的版本或原始的状态,强调事物的起点。
  14. 本来([běn lái]):指事物原有的样子或最初的意图,常用于说明本质。
  15. 素来([sù lái]):指一向如此或从过去到现在的情况,强调长期性。
  16. 向来([xiàng lái]):指过去一直以来的状态,常用于描述习惯或常态。
  17. 历来([lì lái]):指历史上或过去一直存在的情况,强调延续性。
  18. 一向([yī xiàng]):指从过去到现在的惯常状态,常用于描述一贯的情况。
  19. 通常([tōng cháng]):指一般情况下或常见的现象,强调普遍性。
  20. 一般([yī bān]):指普通或常见的状态,常用于描述常态或平均水平。
  21. 普通([pǔ tōng]):指平常或不特殊的情况,强调普遍而无特别之处。
  22. 平常([píng cháng]):指日常或惯常的状态,常用于描述普通情况。
  23. 惯常([guàn cháng]):指习惯性或经常发生的情况,强调重复性。
  24. 常例([cháng lì]):指通常的规矩或惯例,常用于描述常见规则。
  25. 常规([cháng guī]):指一贯遵循的规则或方式,常用于描述标准做法。
  26. 根本性([gēn běn xìng]):指涉及事物核心或本质的特性,强调重要性和决定性。
  27. 基础性([jī chǔ xìng]):指作为事物根基或起点的特性,常用于描述支撑作用。
  28. 主要性([zhǔ yào xìng]):指在整体中占据主导或关键地位的特性,强调重要程度。
  29. 大体上([dà tǐ shàng]):指从整体或主要方面来看的情况,常用于概括性说明。
  30. 大致上([dà zhì shàng]):指大体或大概的情况,常用于不精确的总体描述。
  31. 基本上([jī běn shàng]):指在主要方面或整体上成立的情况,常用于总结性陈述。

基本的详细解释

基本(jī běn)是一个常用的汉语词汇,指事物最根本、最主要的方面或要素。这个词强调事物的基础性、根本性特征,往往用于描述那些不可或缺或最为关键的内容。

 

从构词角度看,基本由基和本两个字组成,这两个字都有根基、基础的含义。这种构词方式决定了基本一词必然与事物的基础层面相关。在日常使用中,基本既可以作形容词,也可以作名词使用。

 

作为形容词时,基本常用来修饰其他名词,比如基本原理、基本功等,表示这些事物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特点。作为名词时,基本可以单独使用,指代某个领域或事物的基础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基本虽然强调基础性,但并不等同于简单或初级。在很多情况下,基本的东西反而是最重要、最需要牢固掌握的。这个词在学术、技术、教育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基本的出处

基本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