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精力的反义词(34个)

共找到 34 个精力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疲惫([pí bèi]):形容身体或精神上的极度劳累,缺乏活力与动力。
  2. 倦怠([juàn dài]):指身心疲乏,感到厌倦,缺乏干劲。
  3. 虚弱([xū ruò]):形容身体状态不佳,力量不足,容易感到疲劳。
  4. 乏力([fá lì]):表示力量不足,身体或精神上没有足够的动力。
  5. 萎靡([wěi mǐ]):形容精神状态低落,缺乏生气和活力。
  6. 疲倦([pí juàn]):指因劳累而感到困乏,精神不振。
  7. 衰弱([shuāi ruò]):指身体或精神状态逐渐变差,失去原有的力量。
  8. 无力([wú lì]):表示没有力量或能力去完成某事,显得疲软。
  9. 困乏([kùn fá]):形容身体疲劳,感到困倦和无力。
  10. 慵懒([yōng lǎn]):指精神不振,懒散而不愿行动。
  11. 呆滞([dāi zhì]):形容反应迟钝,精神状态不活跃。
  12. 低迷([dī mí]):指状态或情绪低落,缺乏积极的表现。
  13. 颓废([tuí fèi]):形容精神或行为上消沉,失去进取心。
  14. 疲乏([pí fá]):表示身体或精神上的劳累,感到没有力气。
  15. 倦怠([juàn dài]):指因长时间劳作或心理负担而感到疲惫和无趣。
  16. 无神([wú shén]):形容眼神或状态中缺乏活力,显得疲倦。
  17. 懈怠([xiè dài]):指在工作或生活中松懈下来,失去原有的热情。
  18. 懒散([lǎn sǎn]):形容态度或行为上不积极,缺乏紧迫感。
  19. 消沉([xiāo chén]):指情绪或状态低落,失去积极向上的动力。
  20. 疲软([pí ruǎn]):形容状态不佳,缺乏力量或支撑。
  21. 困倦([kùn juàn]):表示因疲劳而感到想休息,精神不振。
  22. 没劲([méi jìn]):口语中常用来形容缺乏动力或兴致。
  23. 颓唐([tuí táng]):形容精神萎靡,情绪低落,缺乏生气。
  24. 衰疲([shuāi pí]):指身体或精神上的衰退和疲惫状态。
  25. 委顿([wěi dùn]):形容因劳累或情绪低落而显得疲惫不堪。
  26. 疲顿([pí dùn]):指因过度劳累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不佳。
  27. 无聊([wú liáo]):形容精神空虚,缺乏兴趣和动力。
  28. 懒惰([lǎn duò]):指不愿付出努力,缺乏积极行动的态度。
  29. 沉闷([chén mèn]):形容情绪或状态压抑,缺乏活力与生气。
  30. 呆板([dāi bǎn]):指行为或思维缺乏灵活性,显得没有生气。
  31. 木讷([mù nè]):形容反应迟缓,缺乏灵动和热情。
  32. 冷漠([lěng mò]):指情感或态度上缺乏热情,显得疏远。
  33. 疲劳过度([pí láo guò dù]):形容因过度劳累而导致身体和精神上的极度不适。
  34. 精神不振([jīng shén bù zhèn]):表示心理或身体状态低迷,缺乏积极的表现。

精力的详细解释

精力(jīng lì)指人体或心理活动时消耗的能量与能力,是维持日常活动和工作效率的基础。它既包含生理层面的体力储备,也涉及心理层面的专注力和意志力。充沛的精力往往表现为思维敏捷、行动力强,而精力不足时则容易感到疲惫或注意力涣散。

 

从生理角度看,精力与睡眠质量、营养摄入和身体机能密切相关。良好的作息习惯能为身体充电,使精力得到有效恢复。心理层面的精力则受情绪状态和目标驱动的影响,积极的心态往往能激发更多内在能量。

 

现代生活中,管理精力比单纯管理时间更重要。合理分配精力资源,在高能量时段处理复杂事务,适时休息补充精力,是保持长期高效的关键。不同个体间的精力水平存在差异,这与基因、年龄和生活习惯都有关系。

精力的出处

精力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