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贤明的反义词(29个)

共找到 29 个贤明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昏庸([hūn yōng]):形容一个人缺乏智慧和判断力,决策不明智,常做出错误的选择。
  2. 愚昧([yú mèi]):指缺乏知识和见识,思想不开化,无法明辨是非。
  3. 无能([wú néng]):表示能力不足,无法胜任职责或处理事务。
  4. 平庸([píng yōng]):形容人或事物普通,缺乏突出的才干或见解。
  5. 蠢笨([chǔn bèn]):指头脑迟钝,反应慢,缺乏聪明才智。
  6. 糊涂([hú tú]):形容人思维混乱,分不清轻重缓急,处事不明朗。
  7. 愚蠢([yú chǔn]):指缺乏理智和判断力,行为或想法显得笨拙可笑。
  8. 鲁莽([lǔ mǎng]):形容做事冲动,不考虑后果,缺乏深思熟虑。
  9. 浅薄([qiǎn báo]):指见识或学识不深,缺乏深刻的思考和洞察。
  10. 短见([duǎn jiàn]):表示眼光狭窄,只看到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
  11. 庸碌([yōng lù]):形容人平平无奇,碌碌无为,没有出色的表现。
  12. 拙劣([zhuō liè]):指能力或表现很差,缺乏技巧和智慧。
  13. 愚钝([yú dùn]):形容人反应迟缓,思维不敏捷,缺乏灵性。
  14. 粗鄙([cū bǐ]):指言行粗俗,缺乏教养和见识。
  15. 浅陋([qiǎn lòu]):表示知识和见解有限,显得狭隘和不足。
  16. 笨拙([bèn zhuō]):形容人动作或思维不灵活,缺乏机敏。
  17. 无知([wú zhī]):指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认知,对事物一无所知。
  18. 昏聩([hūn kuì]):形容人年老或思维不清,无法做出明智判断。
  19. 愚鲁([yú lǔ]):指人笨拙而缺乏智慧,处事不灵活。
  20. 暗昧([àn mèi]):表示对事物缺乏清晰的认识,显得模糊不清。
  21. 庸俗([yōng sú]):指思想或行为缺乏高雅,流于平凡和低级趣味。
  22. 粗鲁([cū lǔ]):形容人行为粗野,缺乏教养和细腻的思考。
  23. 愚拙([yú zhuō]):指人智慧不足,表现笨拙,缺乏灵巧。
  24. 昏暗([hūn àn]):比喻人思想不清醒,无法看清事物的本质。
  25. 浅见([qiǎn jiàn]):表示见解肤浅,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洞察力。
  26. 蠢钝([chǔn dùn]):形容人头脑不灵活,反应迟缓,缺乏机智。
  27. 无识([wú shí]):指缺乏见识和判断力,对事物认识不清。
  28. 愚昧无知([yú mèi wú zhī]):形容完全缺乏知识和见识,无法理解基本道理。
  29. 昏庸无道([hūn yōng wú dào]):比喻处事毫无章法,缺乏正确的判断和原则。

贤明的详细解释

贤明(xián míng)是一个褒义形容词,用来形容人具有卓越的智慧和判断力。这个词通常用于描述领导者在治理国家或管理事务时展现出的睿智与远见。

 

具备贤明特质的人往往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做出符合长远利益的决策。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具备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历史上有许多被称为贤明君主的统治者,正是因为他们的决策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福祉。

 

贤明与单纯的聪明不同,它更强调道德层面的考量。一个贤明的人不仅要有才智,还要有仁爱之心和正义感。这种品质使他们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能够兼顾各方利益,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在现代社会,贤明这个词不仅适用于政治领袖,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商业、教育等领域展现出卓越领导力的人。他们以智慧和德行赢得他人的尊敬,成为值得效仿的榜样。

贤明的出处

贤明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