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文过饰非的近义词(35个)

共找到 35 个文过饰非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掩过饰非([yǎn guò shì fēi]):指用各种方式掩盖自己的过错,粉饰错误的行为,以免受到责备。
  2. 粉饰太平([fěn shì tài píng]):比喻用虚假的手段来掩盖问题,制造表面上的和谐景象。
  3. 讳疾忌医([huì jí jì yī]):比喻隐瞒自己的错误或缺点,不愿接受批评或改正。
  4. 自欺欺人([zì qī qī rén]):指用谎言或假象欺骗自己,也欺骗他人,掩盖真实情况。
  5. 掩耳盗铃([yǎn ěr dào líng]):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办法掩盖问题,实际上无法瞒过他人。
  6. 饰非掩过([shì fēi yǎn guò]):指用各种手段来掩饰自己的过失,试图逃避责任。
  7. 隐恶扬善([yǐn è yáng shàn]):指隐藏不好的方面,突出好的方面,以美化整体形象。
  8. 避重就轻([bì zhòng jiù qīng]):指在处理问题时回避重要的错误,只谈及次要的部分。
  9. 强词夺理([qiáng cí duó lǐ]):指用强硬的言辞来掩盖自己的不对,强行辩解。
  10. 巧言令色([qiǎo yán lìng sè]):指用花言巧语和讨好的态度来掩饰真实意图或错误。
  11. 文责自负([wén zé zì fù]):表面承担责任,实则用言辞掩盖实质问题,推卸责任。
  12. 曲意逢迎([qǔ yì féng yíng]):指用曲解事实或讨好的方式来掩盖问题,迎合他人。
  13. 阿谀奉承([ē yú fèng chéng]):指用奉承和讨好的方式掩盖真相,讨人欢心。
  14. 花言巧语([huā yán qiǎo yǔ]):指用好听的言辞来掩饰真实情况,欺骗他人。
  15. 虚与委蛇([xū yǔ wēi yí]):指表面上敷衍应付,实际上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或错误。
  16. 敷衍塞责([fū yǎn sè zé]):指用草率的方式应付责任,掩盖自己的失误。
  17. 阳奉阴违([yáng fèng yīn wéi]):表面上顺从,实际上违背,用虚假态度掩盖真实意图。
  18. 口是心非([kǒu shì xīn fēi]):指嘴里说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不同,用言辞掩盖真实想法。
  19. 言不由衷([yán bù yóu zhōng]):指说的话并非出自真心,用虚假言辞掩盖内心。
  20. 故作姿态([gù zuò zī tài]):指故意摆出某种态度或样子,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
  21. 装腔作势([zhuāng qiāng zuò shì]):指故意装出某种姿态或腔调,掩盖自己的真实情况。
  22. 故弄玄虚([gù nòng xuán xū]):指故意装神弄鬼,用复杂或虚假的手段掩盖真相。
  23. 弄虚作假([nòng xū zuò jiǎ]):指用虚假的手段或数据来掩盖真实情况,欺骗他人。
  24. 虚情假意([xū qíng jiǎ yì]):指用虚假的情感或意图来掩盖真实的想法,欺骗对方。
  25. 掩饰罪行([yǎn shì zuì xíng]):指用各种方式隐藏自己的过错或违法行为。
  26. 涂脂抹粉([tú zhī mǒ fěn]):比喻用表面上的修饰来掩盖内在的缺陷或问题。
  27. 美化事实([měi huà shì shí]):指通过夸张或修饰的方式,将不好的情况描述得更好。
  28. 隐瞒真相([yǐn mán zhēn xiàng]):指故意不让人知道真实的情况,用谎言或沉默掩盖。
  29. 颠倒黑白([diān dǎo hēi bái]):指故意混淆是非,用虚假的说法掩盖真实情况。
  30. 混淆是非([hùn xiáo shì fēi]):指故意将对错混淆,用模糊的说法掩盖真相。
  31. 避实就虚([bì shí jiù xū]):指回避实质问题,用空洞的言辞掩盖真实情况。
  32. 掩人耳目([yǎn rén ěr mù]):指用虚假的行为或言辞来遮蔽他人的视线,隐藏真相。
  33. 遮羞布([zhē xiū bù]):比喻用某种借口或手段来掩盖自己的过失或尴尬。
  34. 遮掩([zhē yǎn]):指用各种方式隐藏自己的错误或不光彩的事情。
  35. 粉饰([fěn shì]):指用表面上的修饰来掩盖内在的缺陷或问题。

文过饰非的详细解释

文过饰非(wén guò shì fēi)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用漂亮的言辞掩饰自己的过失或错误。这个词语通常带有贬义色彩,指那些不愿意直面问题,反而通过花言巧语来掩盖真相的行为。

 

从字面上看,文过饰非可以拆解为文和饰两个动词。文指的是修饰文字,饰指的是粉饰装扮。过和非都表示过失或错误。结合起来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修饰来掩盖过失,使其看起来不那么明显或严重。

 

在现实生活中,文过饰非的行为很常见。比如在工作中犯错后,不是坦诚承认,而是找各种借口推脱;或者在公共场合说错话后,不是道歉改正,而是用更复杂的解释来圆场。这些都属于文过饰非的表现。

 

文过饰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知错能改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推崇闻过则喜、过而能改的品德,认为掩饰错误只会让问题变得更严重。因此,文过饰非通常被视为一种不够诚实、不负责任的行为方式。

文过饰非的出处

文过饰非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