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敏感的反义词(54个)

共找到 54 个敏感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迟钝([chí dùn]):反应或感知能力较慢,不够敏锐,常常指对事物变化缺乏快速的察觉。
  2. 麻木([má mù]):缺乏感知或反应能力,常用来形容对情感或外界刺激无动于衷的状态。
  3. 呆滞([dāi zhì]):动作或思维不够灵活,显得迟缓或没有活力。
  4. 迟缓([chí huǎn]):反应速度慢,处理事物时显得不迅速,缺乏敏捷性。
  5. 木讷([mù nè]):性格或言行显得笨拙、不善表达,缺乏机敏的特质。
  6. 笨拙([bèn zhuō]):动作或思维不够灵巧,常指在应对时显得不够灵活。
  7. 愚钝([yú dùn]):头脑反应较慢,理解和应对能力较低,显得不够机智。
  8. 迟笨([chí bèn]):反应和动作都较为缓慢,缺乏迅速和灵敏的特质。
  9. 呆板([dāi bǎn]):行为或思维缺乏灵活性,显得刻板且不善于应变。
  10. 僵硬([jiāng yìng]):动作或态度不够自然,缺乏灵活和适应的能力。
  11. 呆笨([dāi bèn]):反应和动作都显得迟缓,缺乏机敏和灵活的特质。
  12. 鲁钝([lǔ dùn]):性情或思维显得粗笨,缺乏灵敏的感知能力。
  13. 拙笨([zhuō bèn]):做事或反应显得笨拙,缺乏灵巧和快速的特质。
  14. 迟滞([chí zhì]):反应或进程显得缓慢,缺乏迅速和流畅的感觉。
  15. 呆傻([dāi shǎ]):显得傻乎乎,缺乏机智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16. 愚笨([yú bèn]):头脑反应慢,缺乏灵活的思维和应对能力。
  17. 死板([sǐ bǎn]):行为或思维方式缺乏变化和灵活性,显得过于刻板。
  18. 生硬([shēng yìng]):态度或表达方式显得不自然,缺乏柔和和灵动的特质。
  19. 痴呆([chī dāi]):反应能力极差,常常指头脑不清醒或感知能力低下。
  20. 笨重([bèn zhòng]):动作或反应显得沉重而缓慢,缺乏轻快和灵活。
  21. 不灵([bù líng]):反应或动作不够灵活,常指在应对时显得迟缓。
  22. 愚昧([yú mèi]):缺乏见识和灵活的思维能力,显得无知而迟钝。
  23. 拙劣([zhuō liè]):表现或能力显得低劣,缺乏灵巧和精湛的特质。
  24. 不敏([bù mǐn]):反应不够迅速,缺乏灵敏和机警的特质。
  25. 粗笨([cū bèn]):动作或思维显得粗糙而笨拙,缺乏细腻和灵活。
  26. 不快([bù kuài]):速度或反应不够迅速,显得较为缓慢。
  27. 不锐([bù ruì]):缺乏尖锐的感知或反应能力,显得较为迟缓。
  28. 不捷([bù jié]):动作或反应不够迅速,缺乏快捷和灵活的特质。
  29. 钝拙([dùn zhuō]):反应和动作都显得迟缓笨拙,缺乏灵敏和机巧。
  30. 不聪([bù cōng]):缺乏聪慧和快速的理解能力,显得反应较慢。
  31. 不慧([bù huì]):缺乏智慧和敏捷的思维,显得较为愚笨。
  32. 冷漠([lěng mò]):对事物缺乏热情或反应,显得无动于衷或不关心。
  33. 无感([wú gǎn]):对外界刺激缺乏感知或反应,显得漠然或麻木。
  34. 漠然([mò rán]):态度或情感上显得冷淡,缺乏积极的回应和关注。
  35. 淡漠([dàn mò]):对事物缺乏强烈的兴趣或反应,显得冷淡而无所谓。
  36. 无动([wú dòng]):对周围事物缺乏反应或触动,显得毫无波澜。
  37. 无知([wú zhī]):缺乏认知和理解能力,对事物变化无从察觉。
  38. 无觉([wú jué]):对外界缺乏感知和觉察,显得毫无反应。
  39. 无察([wú chá]):对周围情况缺乏观察和察觉,显得迟钝无感。
  40. 无应([wú yìng]):对外界刺激缺乏回应,显得毫无反应或触动。
  41. 无闻([wú wén]):对信息或变化缺乏知晓和反应,显得不了解。
  42. 无视([wú shì]):对事物视而不见,缺乏关注和相应的反应。
  43. 无意([wú yì]):对事情缺乏关注或兴趣,显得漠不关心。
  44. 无情([wú qíng]):缺乏情感上的触动或反应,显得冷酷或无动于衷。
  45. 麻痹([má bì]):感知或反应能力下降,显得对事物无动于衷。
  46. 冷淡([lěng dàn]):态度上缺乏热情或关注,显得疏远而无感。
  47. 冷酷([lěng kù]):情感上显得无情无义,缺乏温暖和触动。
  48. 无趣([wú qù]):对事物缺乏兴趣或反应,显得索然无味。
  49. 无味([wú wèi]):缺乏吸引力和触动,显得平淡而无感。
  50. 呆呆地([dāi dāi dì]):形容反应迟缓、毫无机敏的状态,常指愣神或无动于衷。
  51. 麻木不仁([má mù bù rén]):形容对事物完全缺乏感知和同情,显得冷漠无情。
  52. 反应迟钝([fǎn yìng chí dùn]):指对外界刺激的回应速度慢,缺乏快速的觉察能力。
  53. 木讷呆板([mù nè dāi bǎn]):形容性格或行为缺乏灵活性和活力,显得笨拙刻板。
  54. 迟钝呆滞([chí dùn dāi zhì]):形容反应和动作都显得缓慢,缺乏灵敏和活力。

敏感的详细解释

敏感(mǐn gǎn)是一个多义词,通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对外界刺激反应迅速且强烈。在心理学层面,敏感指个体对情绪、环境变化或他人态度的高度觉察能力,这种特质可能带来细腻的感知,也可能导致过度反应。

 

生理上的敏感表现为对光线、声音、温度等物理因素的异常反应,比如皮肤敏感容易发红过敏。社会语境中,敏感常涉及需要谨慎处理的话题,如种族、宗教等敏感议题,这类内容容易引发强烈情绪或争议。

 

从积极角度看,敏感使人更具同理心和创造力;消极层面则可能表现为多疑脆弱。不同文化对敏感的界定存在差异,这与集体价值观和社会规范密切相关。

敏感的出处

敏感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