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通融的反义词(42个)

共找到 42 个通融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严格([yán gé]):指做事或要求非常严肃、认真,不允许有丝毫偏差或宽松。
  2. 苛刻([kē kè]):形容要求过高,标准极严,几乎不留余地。
  3. 死板([sǐ bǎn]):形容做事缺乏灵活性,完全按照固定规则或方式进行。
  4. 刻板([kè bǎn]):指思维或行为模式固定,缺乏变通和创新。
  5. 拘泥([jū nì]):指过分拘束于某些规则或细节,不懂得灵活处理。
  6. 呆板([dāi bǎn]):形容行为或思维缺乏活力和灵活性,显得僵硬。
  7. 僵硬([jiāng yìng]):指态度或方式缺乏柔和与变通,显得生硬。
  8. 固执([gù zhí]):指坚持己见,不愿意改变或妥协。
  9. 执拗([zhí niù]):形容态度顽固,不肯听从他人意见或做出调整。
  10. 顽固([wán gù]):指思想或行为固定不变,不易被说服或改变。
  11. 强硬([qiáng yìng]):指态度或立场非常坚定,不肯退让或妥协。
  12. 硬性([yìng xìng]):指规定或要求必须执行,没有回旋余地。
  13. 严苛([yán kē]):形容标准或要求极为严格,近乎苛刻。
  14. 严峻([yán jùn]):指形势或要求非常严肃,令人感到压力。
  15. 严肃([yán sù]):指态度认真,不苟言笑,不容许随意。
  16. 严谨([yán jǐn]):指做事认真细致,遵循规则,不马虎。
  17. 拘谨([jū jǐn]):形容行为或态度过于拘束,不够自然随意。
  18. 古板([gǔ bǎn]):指思想或行为守旧,缺乏灵活变通。
  19. 偏执([piān zhí]):指对某一观点或行为过于执着,不肯改变。
  20. 倔强([jué jiàng]):形容性格刚硬,不轻易妥协或屈服。
  21. 执着([zhí zhuó]):指对某事或某观点坚持不懈,不愿放弃。
  22. 硬挺([yìng tǐng]):指态度或行为非常坚定,不肯退让。
  23. 死硬([sǐ yìng]):形容态度极为顽固,不肯有任何改变。
  24. 拘束([jū shù]):指行为或态度受限,缺乏自由和灵活。
  25. 刻薄([kè bó]):指待人处事苛刻,缺乏宽容和体谅。
  26. 严密([yán mì]):指安排或要求非常周密,不允许有疏漏。
  27. 死守([sǐ shǒu]):指固守某一立场或规则,不肯做出调整。
  28. 顽强([wán qiáng]):指态度或意志非常坚定,不轻易动摇。
  29. 不容([bù róng]):指态度坚决,不允许有任何例外或变通。
  30. 铁面([tiě miàn]):形容态度冷酷无情,不讲情面或余地。
  31. 不屈([bù qū]):指意志坚定,不肯低头或妥协。
  32. 不让([bù ràng]):指态度强硬,不肯退步或做出让步。
  33. 不饶([bù ráo]):指态度严厉,不肯宽恕或放松要求。
  34. 不懈([bù xiè]):指坚持不放松,态度非常坚定。
  35. 不依([bù yī]):指不顺从他人意见,态度较为固执。
  36. 不苟([bù gǒu]):指做事认真,不随便应付或放松标准。
  37. 刚硬([gāng yìng]):指性格或态度非常坚强,不易妥协。
  38. 刚直([gāng zhí]):指为人正直,态度坚定,不肯随波逐流。
  39. 刚强([gāng qiáng]):形容性格坚韧,态度不屈服于压力。
  40. 不妥协([bù tuǒ xié]):指态度坚决,不肯退让或达成妥协。
  41. 不退让([bù tuì ràng]):指立场坚定,不愿意做出任何让步。
  42. 不宽容([bù kuān róng]):指态度严厉,难以接受他人的不同意见。

通融的详细解释

通融(tōng róng)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汉语词汇,通常指在特定情况下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处理问题。这个词往往带有打破常规、灵活处理的意味,强调在原则范围内作出适当让步或调整。

 

在人际交往中,通融常表现为对他人的困难给予理解与帮助。比如在特殊情况下放宽某些规定要求,或是给予额外的时间宽限。这种行为既体现了人情味,也展现了处理问题的智慧。

 

从社会层面看,通融反映了中国文化中重视人情、讲究变通的特点。适度的通融能增进社会和谐,但过度通融可能导致规则失效,因此需要把握分寸。

 

需要注意的是,通融与违反原则有本质区别。真正的通融是在不违背基本准则的前提下,采取更人性化的处理方式,而非无原则的妥协。

通融的出处

通融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