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句

趾高气扬的造句(41个)

共有 41 个趾高气扬的造句/例句,分别如下:

  1. 他走进教室,趾高气扬
  2. 趾高气扬的态度令人反感。
  3. 她说话总是趾高气扬
  4. 老板进门时趾高气扬
  5. 小李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
  6. 面对质问,他依旧趾高气扬
  7. 他总是带着趾高气扬的神色。
  8. 领导步入会场,趾高气扬,目中无人。
  9. 那位经理讲话时,总是趾高气扬,令人不快。
  10. 刚取得胜利的队员,趾高气扬地走出了球场。
  11. 同学们都不喜欢他那趾高气扬的态度。
  12. 小王趾高气扬地接受了大家的祝贺。
  13. 比赛结束后,他趾高气扬地在人群中炫耀。
  14. 他办事总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大家都不喜欢他。
  15. 新来的同事对大家趾高气扬,毫不把人放在眼里。
  16. 趾高气扬地走进办公室,引起了同事们的不满。
  17. 获奖后,他趾高气扬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证书。
  18. 考试得了高分,他趾高气扬地在同学面前炫耀。
  19. 他喜欢趾高气扬地指挥别人,结果大家渐渐远离了他。
  20. 小华对自己的成绩很自信,总是趾高气扬地谈论复习方法。
  21. 他踱步在广场上,趾高气扬,脸上写满了得意和骄傲。
  22. 虽然取得了些成绩,但他却变得趾高气扬,不再虚心请教别人。
  23. 自从受到表扬后,张明每天都趾高气扬地进出办公室。
  24. 趾高气扬的他说话总是带着一丝不屑,让人难以接受他的观点。
  25. 被同事夸奖之后,他变得趾高气扬,以为没人能比得上自己。
  26. 他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后,面对朋友时总是趾高气扬,引发了误会。
  27. 难得取得冠军,他趾高气扬地走进教室,神采飞扬地和大家炫耀。
  28. 有些人稍有成就就趾高气扬,忘记了谦虚和感恩才是成功的关键。
  29. 趾高气扬地在讲台上发言,完全没考虑到台下听众的感受。
  30. 许多人对他的趾高气扬感到不满,渐渐疏远了与他的关系。
  31. 尽管老师提醒他保持谦逊,他依然趾高气扬,完全没有听进去。
  32. 看到成绩后,他趾高气扬地打电话通知家人,毫不掩饰自己的自豪之情。
  33. 这位青年在公司年会上,趾高气扬地介绍自己的成就,令许多同事侧目。
  34. 他在小组讨论中,总是趾高气扬,打断别人的发言,令大家非常厌烦。
  35. 趾高气扬地对待批评只会让你失去朋友,最终也会影响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36. 趾高气扬地走上领奖台,神采奕奕地接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与祝贺。
  37. 自从获得了项目一等奖,他就变得趾高气扬,不再和以前的朋友交流。
  38. 取得了成功之后,他不仅工作时间趾高气扬,生活中也开始目中无人了。
  39. 成绩优异的他却因越发趾高气扬而遭到同学疏远,自己却毫无察觉。
  40. 直到因趾高气扬受到同事集体冷落,他才意识到自己过去的做法有多不妥。
  41. 小张虽然取得了好成绩,但却因此变得趾高气扬,最终失去了最好的朋友。

趾高气扬的详细解释

趾高气扬(zhǐ gāo qì yáng)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神态。这个词语通过趾高气扬四个字,将人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息上扬的傲慢姿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从字面意思来看,趾高气扬中的趾指脚趾,高指抬高,气指气息,扬指上扬。组合起来就是形容一个人走路时把脚抬得很高,呼吸时气息上扬,整个人的姿态显得十分傲慢。这种神态往往出现在那些取得一点成就就目中无人的人身上。

 

在实际使用中,趾高气扬多用于贬义,带有批评的意味。它描绘的不仅是一种外在的傲慢姿态,更暗示了内在的骄傲自满。当看到一个人趾高气扬时,往往能感受到他内心的膨胀和对他人的轻视。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原文是:趾高气扬,心不在焉。形象地描绘了人在骄傲自满时,不仅姿态傲慢,而且心思也不在正事上的状态。时至今日,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用来批评那些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自大的人。

趾高气扬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