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鳞次栉比的近义词(39个)

共找到 39 个鳞次栉比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星罗棋布([xīng luó qí bù]):形容事物分布得非常广泛且有规律,就像星星和棋子一样排列整齐,常用来描述房屋或景物分布的状态。
  2. 比肩接踵([bǐ jiān jiē zhǒng]):形容人或事物非常密集,肩膀挨着肩膀,脚跟接着脚跟,常用来形容拥挤或排列紧密的场景。
  3. 密密麻麻([mì mì má má]):形容事物数量多且排列得非常紧密,几乎没有空隙,常用于描述文字、物体等的分布状态。
  4. 挨山塞海([āi shān sài hǎi]):形容人或事物数量极多,挤满了山川和海洋,常用来形容密集或拥挤的情形。
  5. 肩摩踵接([jiān mó zhǒng jiē]):形容人多拥挤,肩膀互相摩擦,脚跟互相连接,常用来描述人群聚集的场景。
  6. 密密层层([mì mì céng céng]):形容事物一层接一层,排列得非常紧密,几乎没有间隙,常用于形容物体或人群的分布。
  7. 参差错落([cēn cī cuò luò]):形容事物高低不齐,错落有致,常用来描述房屋或景物排列的形态。
  8. 层出不穷([céng chū bù qióng]):形容事物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常用来描述数量多且连续的现象。
  9. 接踵而至([jiē zhǒng ér zhì]):形容人或事物一个接一个地到来,连续不断,常用来描述密集出现的场景。
  10. 络绎不绝([luò yì bù jué]):形容人或事物往来不断,连续不中断,常用来描述车马或人群的流动状态。
  11. 川流不息([chuān liú bù xī]):形容人或事物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没有停歇,常用来描述交通或人群的繁忙。
  12. 熙熙攘攘([xī xī rǎng rǎng]):形容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常用来描述街市或人群聚集的繁华景象。
  13. 车水马龙([chē shuǐ mǎ lóng]):形容车马往来不绝,交通繁忙,常用来描述城市或街道的热闹场景。
  14. 人山人海([rén shān rén hǎi]):形容人非常多,像山和海一样聚集在一起,常用来描述人群密集的场合。
  15. 摩肩接踵([mó jiān jiē zhǒng]):形容人多拥挤,肩膀互相触碰,脚跟相接,常用来描述人群聚集的场景。
  16. 接连不断([jiē lián bù duàn]):形容事物一个接一个,连续不停,常用来描述事件或物体的连续性。
  17. 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形容人或事物接连不断地到来,数量众多,常用来描述蜂拥而至的景象。
  18. 前赴后继([qián fù hòu jì]):形容人或事物一个接一个地前进,连续不断,常用来描述持续不断的努力或行动。
  19. 源源不断([yuán yuán bù duàn]):形容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没有中断,常用来描述供应或到来的状态。
  20. 连绵不断([lián mián bù duàn]):形容事物连续不断,没有间断,常用来描述山脉、声音或事件的持续性。
  21. 接二连三([jiē èr lián sān]):形容事物一个接一个,连续发生,常用来描述事件或现象的频繁出现。
  22. 此起彼伏([cǐ qǐ bǐ fú]):形容事物或声音接连不断地起伏或出现,常用来描述波动或连续的动态。
  23. 井然有序([jǐng rán yǒu xù]):形容事物排列得非常整齐,有条不紊,常用来描述组织或布局的规整状态。
  24. 整整齐齐([zhěng zhěng qí qí]):形容事物排列或摆放得非常整齐,没有杂乱,常用来描述物体或队伍的状态。
  25. 错落有致([cuò luò yǒu zhì]):形容事物排列高低错落,但很有条理和美感,常用来描述建筑或景物的布局。
  26. 一望无际([yī wàng wú jì]):形容景象或事物广阔无边,一眼望不到尽头,常用来描述平原或数量众多的场景。
  27. 无边无际([wú biān wú jì]):形容范围或数量极大,没有边界,常用来描述广阔或密集的景象。
  28. 漫山遍野([màn shān biàn yě]):形容事物布满山野,数量极多,常用来描述植物、人群或物体的分布。
  29. 铺天盖地([pū tiān gài dì]):形容事物数量极多,覆盖了天地,常用来描述声势浩大或分布广泛的景象。
  30. 蜂拥而至([fēng yōng ér zhì]):形容人或事物像蜂群一样聚集并迅速到来,常用来描述密集涌现的场景。
  31. 不计其数([bù jì qí shù]):形容数量极多,无法计算,常用来描述事物或人群的庞大数量。
  32. 数不胜数([shù bù shèng shù]):形容数量多得数不过来,常用来描述事物或现象的繁多状态。
  33. 成群结队([chéng qún jié duì]):形容人或动物成群聚集,一起行动,常用来描述群体密集移动的场景。
  34. 人声鼎沸([rén shēng dǐng fèi]):形容人声喧闹,像鼎中的水沸腾一样,常用来描述人群聚集时的热闹景象。
  35. 热闹非凡([rè nào fēi fán]):形容场面非常热闹,气氛热烈,常用来描述人群或活动聚集的场景。
  36. 拥挤不堪([yōng jǐ bù kān]):形容人或事物挤得非常满,几乎无法承受,常用来描述空间或人群的密集状态。
  37. 水泄不通([shuǐ xiè bù tōng]):形容人或事物堵塞得连水都流不过去,常用来描述道路或场所的极度拥挤。
  38. 人满为患([rén mǎn wéi huàn]):形容人多得成了问题或负担,常用来描述场所或空间的过度拥挤。
  39. 密不透风([mì bù tòu fēng]):形容事物排列或聚集得非常紧密,连风都透不过去,常用来描述物体或人群的密集程度。

鳞次栉比的详细解释

鳞次栉比(lín cì zhì bǐ)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建筑物或物品排列得非常密集整齐,就像鱼鳞和梳子齿一样紧密有序。

 

这个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鳞次指鱼鳞般紧密排列,栉比则形容像梳子齿一样整齐有序。组合在一起,鳞次栉比既强调了密集程度,又突出了整齐有序的特点。

 

在现代汉语中,鳞次栉比常用于描述城市建筑群、商业店铺、工厂厂房等密集排列的场景。比如可以说: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地矗立在城市中心,或者商铺鳞次栉比地排列在商业街上。

 

需要注意的是,鳞次栉比通常带有中性或褒义色彩,强调整齐有序的密集感。如果要表达杂乱拥挤的意思,就不太适合使用这个成语了。

鳞次栉比的出处

鳞次栉比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