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悬梁苦读的近义词(34个)

共找到 34 个悬梁苦读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刻苦钻研([kè kǔ zuān yán]):形容非常努力地学习或研究,专注于某件事,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时间。
  2. 勤学苦练([qín xué kǔ liàn]):指勤奋学习并刻苦练习,用功不懈怠,常用于形容学习或技艺上的努力。
  3. 废寝忘食([fèi qǐn wàng shí]):形容极为专注和投入,甚至忘记了吃饭和睡觉,多用于描述对学业或工作的执着。
  4. 夜以继日([yè yǐ jì rì]):指日夜不停地工作或学习,形容非常勤奋和不懈的努力。
  5. 孜孜不倦([zī zī bù juàn]):形容勤勉不懈,始终如一地努力学习或工作,从不感到疲倦。
  6. 发奋图强([fā fèn tú qiáng]):指下定决心努力向上,力求强大或进步,常用于激励人刻苦用功。
  7. 埋头苦干([mái tóu kǔ gàn]):形容低头专注地努力工作或学习,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付出。
  8. 兢兢业业([jīng jīng yè yè]):指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负责,形容对学习或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
  9. 勤勤恳恳([qín qín kěn kěn]):形容工作或学习态度非常认真,踏实努力,没有半点懈怠。
  10.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指坚持不懈地努力,持之以恒,不轻易放弃,常用于形容学习中的毅力。
  11. 持之以恒([chí zhī yǐ héng]):指长期坚持做某事,不中断不放弃,常用在描述学习或工作中的耐力。
  12. 不懈努力([bù xiè nǔ lì]):指从不松懈地付出心血和时间,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13. 勤奋好学([qín fèn hào xué]):形容一个人热爱学习,态度勤勉,愿意花时间钻研知识。
  14. 刻苦用功([kè kǔ yòng gōng]):指在学习或工作上非常努力,愿意下苦功夫以求进步。
  15. 勤学不辍([qín xué bù chuò]):指持续不断地学习,从不间断,表现出极高的毅力和专注。
  16. 苦心钻研([kǔ xīn zuān yán]):形容用心良苦地研究或学习,投入大量精力以求突破。
  17. 孜孜以求([zī zī yǐ qiú]):指不懈地追求某个目标或理想,常用于形容对知识的渴望和努力。
  18. 潜心钻研([qián xīn zuān yán]):指全身心投入到研究或学习中,专心致志,不受外界干扰。
  19. 勤苦不懈([qín kǔ bù xiè]):形容在学习或工作上既勤奋又刻苦,从不放松自己的要求。
  20. 焚膏继晷([fén gāo jì guǐ]):指点灯熬油,夜以继日地用功,形容极为勤奋的学习或工作态度。
  21. 夙夜匪懈([sù yè fěi xiè]):指早晚都不懈怠,始终保持勤奋和努力,常用于描述持久的用功。
  22. 手不释卷([shǒu bù shì juàn]):形容读书极为勤奋,手中总是拿着书本,从不放下。
  23. 勤勉不怠([qín miǎn bù dài]):指在学习或工作上勤奋认真,从不懒散或懈怠。
  24. 刻苦不懈([kè kǔ bù xiè]):形容在追求目标时非常努力且坚持不懈,始终保持专注。
  25. 勤学苦思([qín xué kǔ sī]):指勤奋学习并苦苦思考,力求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26. 苦学不倦([kǔ xué bù juàn]):形容在学习上非常刻苦,从不感到疲倦,始终保持热情。
  27. 勤奋刻苦([qín fèn kè kǔ]):指在学习或工作上既勤奋又肯下苦功,态度极为认真。
  28. 发愤忘食([fā fèn wàng shí]):形容下定决心努力到忘记吃饭的地步,表现出极高的专注度。
  29. 勤劳不懈([qín láo bù xiè]):指在学习或工作上勤劳且从不松懈,始终保持积极状态。
  30. 苦心孤诣([kǔ xīn gū yì]):形容用心良苦,独辟蹊径地钻研,常用于描述对学问的深入探索。
  31. 勤学苦钻([qín xué kǔ zuān]):指勤奋学习并刻苦钻研,力求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
  32. 用功不辍([yòng gōng bù chuò]):形容在学习或工作上持续用功,从不间断或放弃。
  33. 勤奋钻研([qín fèn zuān yán]):指以勤奋的态度深入研究或学习,追求知识或技能的提升。
  34. 勤勉刻苦([qín miǎn kè kǔ]):形容在学习或工作上既勤奋又肯吃苦,态度非常端正。

悬梁苦读的详细解释

悬梁苦读(xuán liáng kǔ dú)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典故,形容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这个成语来源于东汉时期著名政治家孙敬的故事,传说他为了防止读书时打瞌睡,将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

 

悬梁苦读体现了古人追求学问的极端刻苦精神。这种学习方式虽然看起来有些极端,但生动展现了古人对待知识的敬畏之心。头发被系在梁上,一旦打瞌睡就会被扯痛惊醒,以此强迫自己保持清醒。

 

在现代语境中,悬梁苦读更多用来比喻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的精神。它不再指代具体的苦修方式,而是成为一种象征,鼓励人们在追求知识时保持专注和毅力。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学子们为应对重要考试而付出的努力。

 

需要注意的是,悬梁苦读虽然赞美了刻苦精神,但现代教育更提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我们应当学习古人对待学问的认真态度,但不必完全效仿其具体做法,要在保证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追求进步。

悬梁苦读的出处

悬梁苦读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