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知难而退的近义词(36个)

共找到 36 个知难而退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望而却步([wàng ér què bù]):看到困难或危险就停下脚步,不敢前进,形容遇到阻碍时退缩的态度。
  2. 临阵脱逃([lín zhèn tuō táo]):在关键时刻或面对挑战时选择逃避,不敢正面对抗。
  3. 畏难而退([wèi nán ér tuì]):因为害怕困难而选择放弃或后退,表现出胆怯或缺乏毅力。
  4. 见难而退([jiàn nán ér tuì]):一遇到困难就选择退缩,不愿继续努力或坚持。
  5. 怯难而退([qiè nán ér tuì]):因胆怯或畏惧挑战而放弃前进,缺乏克服障碍的勇气。
  6. 遇难而退([yù nán ér tuì]):在遭遇困境或阻碍时选择后退,不愿面对或解决问题。
  7. 畏缩不前([wèi suō bù qián]):因为害怕或犹豫而不敢向前迈进,常用来形容缺乏决断力。
  8. 裹足不前([guǒ zú bù qián]):像脚被包裹住一样不敢迈步,形容因顾虑或胆怯而停滞不前。
  9. 望而生畏([wàng ér shēng wèi]):看到某种情况或事物就感到害怕,不敢靠近或尝试。
  10. 畏首畏尾([wèi shǒu wèi wěi]):做事瞻前顾后,过于谨慎或胆小,不敢果断行动。
  11. 踌躇不前([chóu chú bù qián]):因犹豫不决而停步不前,缺乏果断面对问题的勇气。
  12. 逡巡不前([qūn xún bù qián]):徘徊犹豫,不敢向前迈进,常用来形容胆怯或缺乏信心。
  13. 犹豫不决([yóu yù bù jué]):在面对选择或挑战时拿不定主意,迟迟不敢行动。
  14. 畏葸不前([wèi xǐ bù qián]):因胆怯或害怕而不敢前进,表现出退缩的态度。
  15. 退避三舍([tuì bì sān shè]):主动退让或回避,以避免冲突或面对困难。
  16. 不敢向前([bù gǎn xiàng qián]):因缺乏勇气或信心而不敢迈步向前,常形容胆小或退缩。
  17. 临难而退([lín nán ér tuì]):在面对困境或危机时选择后退,不愿承担风险或挑战。
  18. 畏难苟安([wèi nán gǒu ān]):因为害怕困难而只求暂时的安稳,不思进取。
  19. 知险而退([zhī xiǎn ér tuì]):意识到危险或挑战后选择退避,不愿冒险前行。
  20. 临危而退([lín wēi ér tuì]):在危急时刻选择退缩或逃避,不敢直面危机。
  21. 见险而退([jiàn xiǎn ér tuì]):一看到危险或风险就选择后退,缺乏应对的胆量。
  22. 避难就易([bì nán jiù yì]):避开困难而选择容易的路径,形容不愿面对挑战。
  23. 临阵退缩([lín zhèn tuì suō]):在关键时刻退缩或逃避,缺乏迎难而上的精神。
  24. 知阻而退([zhī zǔ ér tuì]):意识到阻碍或困难后选择放弃,不愿继续努力。
  25. 畏惧不前([wèi jù bù qián]):因恐惧或害怕而不敢向前,表现出胆怯的态度。
  26. 止步不前([zhǐ bù bù qián]):停下脚步不再前进,常用来形容因顾虑而放弃努力。
  27. 畏难而止([wèi nán ér zhǐ]):因害怕困难而停止前进,不愿继续尝试或坚持。
  28. 遇阻而退([yù zǔ ér tuì]):在遇到阻碍时选择后退,不愿寻找解决办法。
  29. 见危而退([jiàn wēi ér tuì]):一看到危险就选择退缩,不敢直面风险或挑战。
  30. 临事而退([lín shì ér tuì]):在处理事务或面对问题时选择退避,不愿承担责任。
  31. 遇险而退([yù xiǎn ér tuì]):在遭遇危险时选择后退,缺乏应对危机的勇气。
  32. 畏避不前([wèi bì bù qián]):因害怕或退缩而不敢向前,常形容缺乏决断。
  33. 退而求安([tuì ér qiú ān]):选择退后以求得安稳,不愿面对风险或挑战。
  34. 畏退不进([wèi tuì bù jìn]):因胆怯而退缩,不敢继续前进或尝试。
  35. 避重就轻([bì zhòng jiù qīng]):避开重的责任或困难,选择轻松的路径,形容不愿承担重担。
  36. 退缩不前([tuì suō bù qián]):因害怕或缺乏信心而不敢向前,表现出退却的态度。

知难而退的详细解释

知难而退(zhī nán ér tuì)原指古代作战时,将领根据敌情判断形势不利而主动撤退的军事策略。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晋国将领先轸在判断战局不利时作出的明智决策。

 

在现代汉语中,知难而退的含义已经扩展为泛指面对困难时,能够审时度势、量力而行,选择暂时退避或放弃的明智态度。这种行为往往体现出一个人的理性判断和务实精神,与盲目冒进形成鲜明对比。

 

需要注意的是,知难而退并非消极退缩,而是在充分评估自身能力和客观条件后作出的最优选择。它强调的是一种审慎的处世智慧,与懦弱逃避有着本质区别。正确运用知难而退的智慧,往往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为后续发展保留实力。

知难而退的出处

知难而退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