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大公至正的反义词(41个)

共找到 41 个大公至正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徇私舞弊([xùn sī wǔ bì]):指为了个人利益而违背公正原则,做出不正当的行为。
  2. 偏私不公([piān sī bù gōng]):形容处事不公平,偏向某一方,缺乏公正态度。
  3. 自私自利([zì sī zì lì]):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或集体的需要。
  4. 营私舞弊([yíng sī wǔ bì]):指利用职权或机会谋取个人私利,做出违规之事。
  5. 偏袒不平([piān tǎn bù píng]):指处理事情时偏向一方,导致不公平的结果。
  6. 私心杂念([sī xīn zá niàn]):心中充满个人私利和杂乱的想法,缺乏公正无私的精神。
  7. 利己主义([lì jǐ zhǔ yì]):指只追求个人利益,不考虑他人或整体的处事态度。
  8. 偏见私心([piān jiàn sī xīn]):带有个人成见和私利的心态,难以做到公平对待。
  9. 私利私欲([sī lì sī yù]):指一心追求个人的利益和欲望,忽视公义。
  10. 不公不正([bù gōng bù zhèng]):形容处事缺乏公平和正义,存在偏颇。
  11. 徇私枉法([xùn sī wǎng fǎ]):指为了私利而歪曲法律,做出不公正的行为。
  12. 偏私自利([piān sī zì lì]):指处理事情时偏向自己或亲近之人,谋求私利。
  13. 私心自用([sī xīn zì yòng]):指只从个人利益出发,不考虑整体或他人的需要。
  14. 不平不公([bù píng bù gōng]):指处事不公平,缺乏平衡和正义的态度。
  15. 贪私枉法([tān sī wǎng fǎ]):指因贪图个人利益而违背法律和公正原则。
  16. 私欲膨胀([sī yù péng zhàng]):形容个人欲望过度膨胀,忽视公义和他人利益。
  17. 偏私偏颇([piān sī piān pō]):指处事态度不公正,存在明显的偏向和不平衡。
  18. 自私狭隘([zì sī xiá ài]):形容心胸狭窄,只考虑自身利益,缺乏宽广胸怀。
  19. 私心作祟([sī xīn zuò suì]):指因个人私利而影响判断或行为,导致不公正。
  20. 不公不平([bù gōng bù píng]):形容处理事情缺乏公平,存在偏见或不平衡。
  21. 私利至上([sī lì zhì shàng]):指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忽视集体或正义。
  22. 偏私自私([piān sī zì sī]):指态度和行为上充满个人私心,缺乏公正。
  23. 营私自利([yíng sī zì lì]):指利用机会或权力谋取个人利益,不顾公义。
  24. 私心偏见([sī xīn piān jiàn]):指因个人私利而产生偏颇的看法或态度。
  25. 不正不公([bù zhèng bù gōng]):形容行为或处事既不正义也不公平。
  26. 私欲私心([sī yù sī xīn]):指内心充满个人欲望和私利,缺乏无私精神。
  27. 偏颇不正([piān pō bù zhèng]):指处事有失公正,存在明显的偏向和不端正。
  28. 自利自私([zì lì zì sī]):形容只顾自身利益,缺乏对他人的关怀或公正。
  29. 私心私利([sī xīn sī lì]):指一心只考虑个人的得失和利益,忽视整体。
  30. 不公偏私([bù gōng piān sī]):形容处事缺乏公平,存在个人偏向或私心。
  31. 私欲作祟([sī yù zuò suì]):指因个人欲望而影响行为或判断,导致不公。
  32. 贪私自利([tān sī zì lì]):指贪图个人利益,不顾及他人或集体的需要。
  33. 偏心偏私([piān xīn piān sī]):指处理事情时心有偏向,缺乏公正无私的态度。
  34. 自私偏狭([zì sī piān xiá]):形容心胸狭窄,只顾自己,缺乏开阔和公正的胸怀。
  35. 私心偏颇([sī xīn piān pō]):指因个人私利而导致态度或行为不公正。
  36. 徇私偏袒([xùn sī piān tǎn]):指因个人私利而偏向某一方,缺乏公平。
  37. 自私自用([zì sī zì yòng]):指只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考虑他人或整体。
  38. 私利偏私([sī lì piān sī]):指因追求个人利益而导致处事不公,有所偏向。
  39. 偏私不正([piān sī bù zhèng]):指处事态度不端正,存在个人私心和偏见。
  40. 私心私欲([sī xīn sī yù]):指内心充满个人私利和欲望,缺乏公正精神。
  41. 不公偏颇([bù gōng piān pō]):形容处事不公平,存在明显的偏向或不平衡。

大公至正的详细解释

大公至正(dà gōng zhì zhèng)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成语,形容为人处世极其公正无私,光明磊落。这个词语蕴含着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对公正与正直的最高追求。

 

从字面意思来看,大公至正中的大公指的是极其公正,而至正则表示达到最正直的境界。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在处理事务时毫无偏私,坚持原则的人。无论是为官从政,还是日常待人接物,都能体现出这种高尚品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公至正被视为君子应有的品德。历史上许多清官廉吏都以这个标准要求自己,在处理案件时秉公执法,不徇私情。这种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现代社会同样需要大公至正的精神。无论是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还是普通民众,都应该秉持公正无私的态度,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大公至正的出处

大公至正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