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经济的近义词(40个)

共找到 40 个经济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金融([jīn róng]):指货币的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相关的管理与运作体系,常与资金流动和投资相关。
  2. 财政([cái zhèng]):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在资金收支方面的管理和调控,与公共资源的分配密切相关。
  3. 贸易([mào yì]):指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通常涉及国内或国际间的买卖行为。
  4. 商业([shāng yè]):指以营利为目的的商品或服务交易活动,与市场运作密不可分。
  5. 产业([chǎn yè]):指某一领域或行业的生产活动,通常涉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6. 工商([gōng shāng]):指工业和商业的统称,与生产和交易活动相关。
  7. 市场([shì chǎng]):指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场所或环境,与供需关系密切相连。
  8. 生意([shēng yì]):指从事买卖或经营活动,通常以盈利为目标。
  9. 营利([yíng lì]):指通过经营活动获取利益或利润的行为。
  10. 资财([zī cái]):指资本和财富的统称,与资金的积累和运用有关。
  11. 理财([lǐ cái]):指对个人或机构的资金进行管理和规划,以实现增值或稳定。
  12. 创收([chuàng shōu]):指通过各种方式创造收入或利润,通常与经营活动相关。
  13. 盈利([yíng lì]):指在经营活动中获得超过成本的收入。
  14. 收入([shōu rù]):指通过劳动或经营获得的资金或报酬。
  15. 开支([kāi zhī]):指在生活或经营中支出的费用或成本。
  16. 成本([chéng běn]):指生产或经营活动中投入的资金或资源。
  17. 预算([yù suàn]):指对未来一段时间内资金收支的计划和安排。
  18. 支出([zhī chū]):指在某一活动中使用的资金或资源。
  19. 资金([zī jīn]):指用于投资或经营的货币或资本。
  20. 资本([zī běn]):指用于生产或投资的资源或财富。
  21. 财产([cái chǎn]):指个人或机构拥有的资产和财富。
  22. 资产([zī chǎn]):指具有价值并可带来收益的资源或财产。
  23. 财富([cái fù]):指拥有的资金、资产或其他有价值的资源。
  24. 收益([shōu yì]):指通过投资或经营获得的回报或利润。
  25. 红利([hóng lì]):指企业或投资项目分配给股东的利润份额。
  26. 利息([lì xī]):指借贷资金时产生的额外收益或成本。
  27. 投资([tóu zī]):指将资金投入某一项目或领域以期获得回报。
  28. 运营([yùn yíng]):指企业或项目的日常管理和运作活动。
  29. 管理([guǎn lǐ]):指对资源或事务进行规划和协调的过程。
  30. 交易([jiāo yì]):指买卖双方就商品或服务达成的交换行为。
  31. 流通([liú tōng]):指商品或资金在市场中的流动和交换。
  32. 供需([gòng xū]):指市场中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影响价格和交易。
  33. 消费([xiāo fèi]):指个人或机构为满足需求而购买商品或服务。
  34. 生产([shēng chǎn]):指通过劳动和资源创造商品或服务的过程。
  35. 发展([fā zhǎn]):指某一领域或行业的进步和扩展。
  36. 增长([zēng zhǎng]):指在规模或数量上的增加,通常与进步相关。
  37. 繁荣([fán róng]):指某一领域或市场处于兴旺发达的状态。
  38. 兴旺([xīng wàng]):指事业或市场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
  39. 经济体系([jīng jì tǐ xì]):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资源分配和生产活动的整体框架。
  40. 市场机制([shì chǎng jī zhì]):指通过供需关系调节资源配置的方式。

经济的详细解释

经济(jīng jì)指社会物质生产与再生产活动的总和,是人类通过劳动创造、分配和消费物质财富的系统性活动。这个概念既包含宏观层面的国家经济运行,也涵盖微观层面的个体经济行为。

 

从表现形式看,经济活动体现为商品生产、贸易流通、金融服务等具体形态。现代经济体系通常包含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各产业通过价值交换形成有机整体。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构成经济运行的两种基本调节方式。

 

在学术范畴,经济学专门研究资源稀缺条件下的人类选择行为。其核心命题包括生产效率、分配公平、可持续发展等。经济指标如GDP、CPI等数据,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尺。

经济的出处

经济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