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句

日上三竿的造句(43个)

共有 43 个日上三竿的造句/例句,分别如下:

  1. 日上三竿,他才刚起床。
  2. 日上三竿,我们还没出门。
  3. 日上三竿,村庄渐渐热闹起来。
  4. 日上三竿,街道上的人多了起来。
  5. 日上三竿,他才准备吃早点。
  6. 日上三竿,农民已在田里劳作。
  7. 日上三竿,屋外阳光格外明亮。
  8. 日上三竿,她才伸了个懒腰起身。
  9. 日上三竿,他才匆匆地赶去上班。
  10. 日上三竿,小镇的集市开始热闹起来。
  11. 日上三竿,孩子们还在院子里玩耍。
  12. 日上三竿,市集上早已热闹非凡。
  13. 日上三竿,他还在床上做着美梦。
  14. 日上三竿,她才慢悠悠地起床洗漱。
  15. 日上三竿,大家才陆续走出房门。
  16. 日上三竿,懒懒的我刚从床上爬起。
  17. 日上三竿,他才醒来,屋里阳光充足。
  18. 日上三竿,空气里已充满温暖的气息。
  19. 日上三竿,田野里热浪翻滚,农人忙碌劳作。
  20. 日上三竿,他才慢悠悠地端来早饭吃。
  21. 日上三竿,院子里的鸡鸭早已觅食归来。
  22. 日上三竿,家家户户的烟囱开始升起炊烟。
  23. 日上三竿,小狗慵懒地晒着太阳,在门前打滚。
  24. 日上三竿,他才打着哈欠,走向厨房准备早餐。
  25. 日上三竿,院中的花草都在阳光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26. 日上三竿,农夫们已经在田间干了不少活,汗水湿透衣衫。
  27. 日上三竿,妻子才叫醒还在睡觉的丈夫,让他去市场买菜。
  28. 日上三竿时,村里的小路上才渐渐有人出门,开始一天的忙碌。
  29. 日上三竿,孩子们还赖在被窝里不肯起,母亲在门口连声催促。
  30. 日上三竿,小明才揉着惺忪的睡眼起身,发现父母已经做完早餐。
  31. 日上三竿,屋外阳光灿烂,鸟儿在枝头唱歌,街上的行人开始多了起来。
  32. 日上三竿,院中老人已经坐在树荫下摇着蒲扇,望着孙儿们欢快地奔跑玩耍。
  33. 日上三竿,家中老人做好了一桌丰盛的早饭,唤儿孙们起身一起享用。
  34. 日上三竿,校园里才渐渐传来读书声,迟到的孩子们急匆匆地跑进教室。
  35. 日上三竿,江边的渔夫们收起渔网,带着满满的收获返回家中。
  36. 日上三竿,村头老树下聚满了晒太阳的老人,他们谈天说地,打发时光。
  37. 日上三竿,远处传来阵阵鸡鸣狗叫,整个小村子像是一下子从睡梦中苏醒。
  38. 日上三竿,屋外阳光明媚,花草树木沐浴在晨光里,孩子们在院里嬉戏。
  39. 日上三竿,小镇人家都已开门营业,街道上车水马龙,叫卖声此起彼伏。
  40. 日上三竿,村里的妇女们才开始洗衣做饭,老人们则抱着孩子晒太阳。
  41. 日上三竿,窗棂投下斑驳的阳光,屋内懒洋洋的气息还未散去。
  42. 日上三竿,母亲已经备好热腾腾的早餐,等待晚起的家人一同享用。
  43. 日上三竿,田野间一片翠绿,鸟儿跳跃于枝头,农人们谈笑风生,辛勤劳作。

日上三竿的详细解释

日上三竿(rì shàng sān gān)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时间已经接近中午时分。这个词语的字面意思是太阳已经升到了三根竹竿的高度,形象地表达了时间已晚的概念。

 

在古代,人们没有精确的计时工具,常常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来判断时间。日上三竿就是其中一种描述方式,它特指上午较晚的时段,大约相当于现代时间的九点到十一点之间。

 

这个成语通常带有一定的调侃意味,暗示某人起床太晚或做事拖拉。比如可以说某人日上三竿才起床,暗指其懒惰。在现代生活中,虽然我们已经有了精确的计时工具,但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保留了其生动的表达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日上三竿并非指正午时分,而是上午偏晚的时间。它与日过中天等表示正午的词语有明显区别,使用时应当注意这个时间上的细微差异。

日上三竿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