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奉公的反义词(34个)

共找到 34 个奉公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徇私([xùn sī]):指为了个人利益而违背公正原则,偏袒或偏向某一方,与公正无私的态度相对。
  2. 营私([yíng sī]):指谋求个人私利,不顾及整体或他人的利益,常用于描述自私自利的行为。
  3. 谋私([móu sī]):指通过各种手段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利益,与大公无私的精神相悖。
  4. 自私([zì sī]):指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或集体的需求,与无私奉献的态度相反。
  5. 偏私([piān sī]):指处事不公正,偏向某一方,缺乏公平和客观的态度。
  6. 私利([sī lì]):指个人的利益或好处,与为公众或整体着想的心态相对立。
  7. 私心([sī xīn]):指内心只考虑个人得失的想法,缺乏为他人或集体考虑的胸怀。
  8. 私欲([sī yù]):指个人的欲望或私利驱动,与无私的精神和行为形成对比。
  9. 利己([lì jǐ]):指以自身利益为重,不考虑他人或整体的需要,与利他的精神相反。
  10. 贪私([tān sī]):指贪图个人利益,缺乏公正和无私的品质,常带有贬义。
  11. 私念([sī niàn]):指内心的私利想法,与为大局着想的胸怀相对立。
  12. 自利([zì lì]):指以个人利益为优先,不顾及他人或集体的福祉。
  13. 私图([sī tú]):指谋求个人利益或好处,与公正无私的行为形成对比。
  14. 私意([sī yì]):指出于个人意愿或私利的行为,缺乏公正和客观的态度。
  15. 私恩([sī ēn]):指因个人情谊或私利而给予好处,与公正处事的方式相反。
  16. 徇情([xùn qíng]):指因个人感情或关系而偏袒某方,违背公正原则。
  17. 偏袒([piān tǎn]):指在处理事务时不公正,偏向某一方,缺乏公平的态度。
  18. 偏颇([piān pō]):指处事不公平,有失公允,常用于批评不公正的行为。
  19. 不公([bù gōng]):指缺乏公正,处事不公平,与无私奉献的精神相对。
  20. 私弊([sī bì]):指因个人私利而产生的弊端或不公正现象。
  21. 私情([sī qíng]):指基于个人感情或私利的关系,与公正处事的原则相悖。
  22. 私好([sī hǎo]):指个人喜好或偏见导致的不公正行为,与公平态度相反。
  23. 私偏([sī piān]):指因个人偏见或私利而导致的不公正,与公平无私相对。
  24. 私求([sī qiú]):指为了个人目的或利益而有所求,缺乏无私的精神。
  25. 私谋([sī móu]):指为了个人利益而策划或图谋,与公正无私的行为相反。
  26. 私取([sī qǔ]):指为了个人利益而获取,与为整体着想的态度相对。
  27. 私占([sī zhàn]):指为了个人利益而占有资源或好处,缺乏公正无私的品质。
  28. 私吞([sī tūn]):指为了个人利益而私自占有或侵吞,与公正行为相反。
  29. 私藏([sī cáng]):指为了个人目的而私自收藏或隐藏,与无私分享的精神相对。
  30. 私用([sī yòng]):指将公共资源或权力用于个人目的,与公正无私的态度相反。
  31. 徇私舞弊([xùn sī wǔ bì]):指为了个人利益而弄虚作假,违背公正原则,带有强烈的贬义。
  32. 营私舞弊([yíng sī wǔ bì]):指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个人利益,严重违背公平和正义。
  33. 自私自利([zì sī zì lì]):指只考虑个人得失,完全不顾及他人或集体的利益。
  34. 利己主义([lì jǐ zhǔ yì]):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思想或行为,与无私奉献的精神相悖。

奉公的详细解释

奉公(fèng gōng)指恪守公共职责,秉公办事的行为准则。这个词语源自古代官员应当秉持的职业道德,强调以公共利益为重,不徇私情。

 

奉公体现了一种高尚的职业操守,要求人们在处理公务时保持公正廉洁。历史上许多清官都以奉公为座右铭,拒绝贪腐,为民请命。

 

在现代社会,奉公精神仍然是公务员和各行各业从业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它不仅是法律规范的要求,更是道德自律的体现。一个具备奉公精神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奉公与守法常常紧密相连,但前者更强调主动性和自觉性。它不仅仅是遵守规章制度,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精神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奉公的出处

奉公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