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信服的反义词(38个)

共找到 38 个信服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怀疑([huái yí]):对某事或某人持不信任的态度,觉得不可靠或不真实。
  2. 质疑([zhì yí]):对某观点或说法提出疑问,表示不完全接受或需要更多证据。
  3. 不信([bù xìn]):不愿意相信某事或某人的言辞,内心存有疑虑。
  4. 猜疑([cāi yí]):因缺乏信任而对他人或事物产生不确定的猜测。
  5. 疑惑([yí huò]):心中对某事感到困惑或不解,难以完全接受。
  6. 迟疑([chí yí]):对某事或决定犹豫不决,缺乏足够的信任感。
  7. 不服([bù fú]):不愿意接受或认同他人的观点或权威。
  8. 抗拒([kàng jù]):对某种意见或要求表示反对,不愿顺从。
  9. 反对([fǎn duì]):明确表示不同意某事或某人的看法。
  10. 抵触([dǐ chù]):内心对某事产生排斥或不认同的情绪。
  11. 驳斥([bó chì]):通过言辞或证据反驳他人的观点,表示不接受。
  12. 否定([fǒu dìng]):完全不认同或拒绝接受某种说法或事实。
  13. 排斥([pái chì]):对某人或某事持拒绝态度,不愿接纳。
  14. 反感([fǎn gǎn]):对某事或某人产生厌恶或不认同的情绪。
  15. 厌恶([yàn wù]):对某事物感到极度不喜欢,甚至不愿接触。
  16. 轻视([qīng shì]):对某人或某事不予重视,觉得不值得信任。
  17. 鄙视([bǐ shì]):对某人或某事表现出轻蔑和不屑的态度。
  18. 不屑([bù xiè]):认为某事或某人不值得重视,内心完全不认同。
  19. 冷漠([lěng mò]):对某事或某人缺乏兴趣或感情,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
  20. 疏远([shū yuǎn]):与某人或某事保持距离,缺乏亲近或认同感。
  21. 隔阂([gé hé]):因缺乏信任或理解而与某人或某事产生心理上的距离。
  22. 误解([wù jiě]):由于不理解或误会而对某事或某人产生错误的看法。
  23. 曲解([qǔ jiě]):对某人的意思或某事的内容产生错误的理解,不予认同。
  24. 偏见([piān jiàn]):对某人或某事持有不公正的看法,缺乏客观的态度。
  25. 成见([chéng jiàn]):对某人或某事抱有固定的负面看法,不易改变。
  26. 固执([gù zhí]):坚持己见,不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意见。
  27. 顽固([wán gù]):态度非常执着,不愿改变自己的看法或接受他人意见。
  28. 执拗([zhí niù]):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肯妥协或接纳其他观点。
  29. 不从([bù cóng]):不愿意顺从或听从他人的建议或要求。
  30. 违逆([wéi nì]):对某人的意见或指示表示反对,不愿遵从。
  31. 不理([bù lǐ]):对某人或某事置之不理,表现出漠视的态度。
  32. 无视([wú shì]):对某事或某人完全不予理会,视而不见。
  33. 忽视([hū shì]):对某事或某人缺乏关注,认为不重要而不予理睬。
  34. 不睬([bù cǎi]):对某人或某事不予理会,表现出冷淡的态度。
  35. 不齿([bù chǐ]):对某人或某事感到鄙视,认为不值得重视。
  36. 不认可([bù rèn kě]):对某事或某人的观点表示不接受或不同意。
  37. 不赞同([bù zàn tóng]):对某人的看法或行为表示反对或不认同。
  38. 不接受([bù jiē shòu]):不愿意接纳某人的意见或某事的存在。

信服的详细解释

信服(xìn fú)指对某种观点、说法或行为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接受。这种认同往往建立在理性思考或情感共鸣的基础上,意味着不仅表面接受,更在内心深处感到合理与正确。

 

当一个人被信服时,通常会表现出主动支持和遵循的态度。这种状态不同于被迫服从,而是经过思考后的自愿选择。比如有力的证据、严密的逻辑或高尚的人格魅力都可能让人产生信服感。

 

信服的形成需要时间积累,很难通过简单说教实现。真正让人信服的观点往往具有真实性、一致性和实践性。当现实情况与所持观点高度吻合时,信服感就会自然产生。

 

在人际交往中,信服是建立信任的重要基础。能够让人信服的领导者或专家,其言行往往更具影响力和说服力。这种影响力不是来自权威压制,而是源于内在的认同。

信服的出处

信服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