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名正言顺的近义词(37个)

共找到 37 个名正言顺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理直气壮([lǐ zhí qì zhuàng]):指理由充分,态度坚定,充满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立场。
  2. 合情合理([hé qíng hé lǐ]):形容事情或行为符合常理和人情,显得正当且无懈可击。
  3. 正大光明([zhèng dà guāng míng]):指行为或态度光明磊落,公正无私,没有任何不可告人的地方。
  4. 堂堂正正([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形容人或行为光明正大,符合道义和规矩,没有任何偏差。
  5. 光明磊落([guāng míng lěi luò]):形容人做事坦荡正直,心胸开阔,没有任何隐藏或不正当的动机。
  6. 理所当然([lǐ suǒ dāng rán]):指某事符合常理或逻辑,顺理成章,没有任何值得质疑的地方。
  7. 名副其实([míng fù qí shí]):指名称或称号与实际情况相符,名实相符,没有任何夸张或虚伪。
  8. 师出有名([shī chū yǒu míng]):原指军队出征有正当理由,后泛指做事有充分的依据和道理。
  9. 正气凛然([zhèng qì lǐn rán]):形容人态度严肃,充满正直的气势,令人敬畏和信服。
  10. 问心无愧([wèn xīn wú kuì]):指自我反省时没有愧疚,行为正直,符合自己的良心和原则。
  11. 光明正大([guāng míng zhèng dà]):指做事公开透明,符合正义和道德,没有任何不可告人的意图。
  12. 名实相符([míng shí xiāng fú]):指名分和实际相一致,没有虚名或不实之处。
  13. 义正词严([yì zhèng cí yán]):指言辞严正,充满正义感,令人信服且无从反驳。
  14. 大义凛然([dà yì lǐn rán]):指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态度坚定,充满正义感,令人敬佩。
  15. 正言厉色([zhèng yán lì sè]):指说话严肃,态度端正,显示出不容置疑的立场。
  16. 名不虚传([míng bù xū chuán]):指名声或称号并非空有其表,而是与实际情况相符。
  17. 理直词正([lǐ zhí cí zhèng]):指理由充分,言辞得体,表达出的观点令人信服。
  18. 正直无私([zhèng zhí wú sī]):形容人品行端正,没有私心,始终秉持公正的态度。
  19. 光明无瑕([guāng míng wú xiá]):指行为或品格纯洁无暇,完全符合道义和规范。
  20. 公正无私([gōng zhèng wú sī]):指处事公平,不偏不倚,没有任何私心或偏见。
  21. 理当如此([lǐ dāng rú cǐ]):指事情的发展或结果符合常理,显得顺其自然。
  22. 正理直气([zhèng lǐ zhí qì]):指理由正当,态度坚定,表达时充满自信和底气。
  23. 名符其实([míng fú qí shí]):指名分或称号与实际情况相符,没有任何不实之处。
  24. 义不容辞([yì bù róng cí]):指基于道义或责任,某事必须去做,没有推脱的余地。
  25. 正本清源([zhèng běn qīng yuán]):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回归正确的原则或道理。
  26. 名至实归([míng zhì shí guī]):指名声或地位与实际表现相符,实至名归的反义表达。
  27. 公正严明([gōng zhèng yán míng]):指处理事务公平严格,符合规范和正义。
  28. 理应如此([lǐ yīng rú cǐ]):指某事按照道理应当是这样,没有任何不妥。
  29. 大公无私([dà gōng wú sī]):指完全不考虑个人利益,一切以公正和公义为重。
  30. 正经八百([zhèng jīng bā bǎi]):指做事认真严肃,符合规矩和常理,不偏不倚。
  31. 名实相副([míng shí xiāng fù]):指名分与实际表现相符,没有虚伪或夸张。
  32. 正中下怀([zhèng zhòng xià huái]):指某事或行为完全符合心意或道理,让人感到满意。
  33. 天经地义([tiān jīng dì yì]):指某事符合自然规律或道德准则,理所应当。
  34. 顺理成章([shùn lǐ chéng zhāng]):指事情按照逻辑或道理发展,自然而然地达成结果。
  35. 合乎情理([hé hū qíng lǐ]):指某事或行为既符合人情又符合道理,显得正当。
  36. 恰如其分([qià rú qí fèn]):指做事或评价恰到好处,符合实际情况和道理。
  37. 理路清楚([lǐ lù qīng chǔ]):指思路或理由清晰明了,符合逻辑和常理。

名正言顺的详细解释

名正言顺(míng zhèng yán shùn)这个成语源自《论语·子路》,本义指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它强调做事既要符合名义规范,又要合乎情理逻辑,二者缺一不可。

 

从字面来看,名正言顺包含两个关键要素:名正,即名义或名分要正确;言顺,指言行要顺乎道理。只有当名义和道理都站得住脚时,才能理直气壮地行事,他人也更容易信服。

 

在实际运用中,名正言顺常用来形容职位任命、行为依据或主张理由的正当性。比如古代官员就职需要朝廷正式任命,现代法律程序必须合规合法,这些都属于名正言顺的体现。

 

这个成语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公共事务,只有做到名正言顺,才能经得起推敲,获得广泛认可。它提醒我们做事不能仅凭主观意愿,更要注重程序正义和实质合理。

名正言顺的出处

名正言顺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