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洞若观火的反义词(25个)

共找到 25 个洞若观火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一无所知([yī wú suǒ zhī]):指对某事完全不了解,没有任何知识或信息。
  2. 茫然无知([máng rán wú zhī]):形容对事物完全不明白,处于迷茫和无知的状态。
  3. 懵懂无知([měng dǒng wú zhī]):指对事情缺乏理解和认知,处于糊涂的状态。
  4. 浑浑噩噩([hún hún è è]):形容人精神模糊,糊里糊涂,缺乏清醒的判断。
  5. 一窍不通([yī qiào bù tōng]):比喻对某事完全不了解,没有任何入门知识。
  6. 愚昧无知([yú mèi wú zhī]):指缺乏知识和见识,处于无知的状态。
  7. 不学无术([bù xué wú shù]):形容人没有学问和技能,缺乏基本的认知能力。
  8. 孤陋寡闻([gū lòu guǎ wén]):指见识浅薄,知识面狭窄,了解得很少。
  9. 不明所以([bù míng suǒ yǐ]):表示对事情的原委或道理不了解,感到困惑。
  10. 糊里糊涂([hú lǐ hú tú]):形容人做事或思考时迷糊不清,缺乏条理和判断。
  11. 莫名其妙([mò míng qí miào]):指对某事感到奇怪或不解,完全搞不清楚状况。
  12. 雾里看花([wù lǐ kàn huā]):比喻看事情不真切,模糊不清,无法准确把握。
  13. 如堕烟海([rú duò yān hǎi]):形容陷入迷茫,感觉像掉进烟雾弥漫的大海,无法辨别方向。
  14. 一头雾水([yī tóu wù shuǐ]):形容对某事完全不明白,头脑中充满困惑。
  15. 茫无头绪([máng wú tóu xù]):指对事情没有头绪,感到迷茫和无从下手。
  16. 不知所措([bù zhī suǒ cuò]):表示面对情况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显得慌乱无主。
  17. 如坠五里([rú zhuì wǔ lǐ]):比喻陷入迷雾之中,形容对事物感到困惑不解。
  18. 云里雾里([yún lǐ wù lǐ]):形容对事情的理解模糊不清,好像身处云雾之中。
  19. 不明就里([bù míng jiù lǐ]):指不了解事情的内情或真相,处于迷惑状态。
  20. 丈二和尚([zhàng èr hé shàng]):比喻对事情摸不着头脑,完全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21. 不知所以([bù zhī suǒ yǐ]):表示对事情的缘由或情况不了解,感到茫然。
  22. 一知半解([yī zhī bàn jiě]):指对事情了解不全面、不透彻,仅有片面的认识。
  23. 浅尝辄止([qiǎn cháng zhé zhǐ]):形容对事情了解肤浅,稍作尝试就停止,不深入探究。
  24. 不解其意([bù jiě qí yì]):指无法理解某事的含义或意图,感到困惑。
  25. 不知就里([bù zhī jiù lǐ]):表示不了解事情的内情或背景,缺乏深入认知。

洞若观火的详细解释

洞若观火(dòng ruò guān huǒ)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观察事物时极为清晰透彻的状态。字面意思是像看火一样清楚明白,比喻对事物看得非常透彻,洞察力极强。

 

这个成语源自《尚书·泰誓》,原文是洞若观火,后来逐渐演变为固定用法。它常用来形容人对复杂局势或问题的深刻理解,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把握事物的关键所在。

 

在实际使用中,洞若观火多用于褒义语境,称赞某人的洞察力。比如形容军事家对战局的精准判断,或者管理者对企业问题的深刻认识。这种洞察不是简单的观察,而是建立在丰富经验和深入思考基础上的透彻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洞若观火强调的是观察的清晰度,而不是速度。它描绘的是一种静态的认知状态,与明察秋毫等强调细致观察的成语有所区别。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智慧与洞察力的推崇。

洞若观火的出处

洞若观火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