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松紧的近义词(32个)

共找到 32 个松紧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宽松([kuān sōng]):指事物在尺度或限制上较为宽泛,不那么严格或紧迫,常用于形容政策、氛围或衣物等。
  2. 紧凑([jǐn còu]):指事物安排得紧密,没有多余的空间或时间,常用于描述结构、节奏或布局。
  3. 松弛([sōng chí]):指状态不紧张,放松或不那么紧绷,常用于形容肌肉、情绪或氛围。
  4. 收紧([shōu jǐn]):指将原本宽松的状态变得更加严格或紧缩,常用于形容控制、政策或绳索等。
  5. 松懈([sōng xiè]):指在精神或行为上放松警惕,失去原有的紧张感,常用于形容态度或纪律。
  6. 紧张([jǐn zhāng]):指状态紧绷,压力较大或情绪不安,常用于描述心理或环境。
  7. 舒缓([shū huǎn]):指节奏或状态变得缓慢、轻松,常用于形容音乐、情绪或气氛。
  8. 严密([yán mì]):指事物紧密无隙,毫无疏漏,常用于形容防守、计划或逻辑。
  9. 放松([fàng sōng]):指从紧绷状态中解脱出来,变得轻松自在,常用于形容身心状态。
  10. 收缩([shōu suō]):指范围或尺度缩小,变得更紧凑,常用于形容经济、肌肉或空间。
  11. 宽严([kuān yán]):指在尺度上既有宽泛的一面,也有严格的一面,常用于形容管理或规则。
  12. 紧缩([jǐn suō]):指在政策或资源上进行压缩,变得更为节约或严格,常用于经济领域。
  13. 松散([sōng sǎn]):指结构或组织不紧密,显得零散或不严谨,常用于形容团队或安排。
  14. 严谨([yán jǐn]):指态度或作风非常认真,毫无疏忽,常用于形容学术或工作态度。
  15. 松动([sōng dòng]):指原本固定的状态开始变得不那么牢固,常用于形容物体或规则。
  16. 紧凑([jǐn còu]):指事物之间联系紧密,没有冗余,常用于形容时间安排或内容布局。
  17. 宽裕([kuān yù]):指在时间、财力等方面有余地,不那么局促,常用于形容生活或资源。
  18. 紧迫([jǐn pò]):指时间或任务让人感到压力大,迫在眉睫,常用于形容形势或deadline。
  19. 松软([sōng ruǎn]):指质地柔软,不坚硬或不紧实,常用于形容土壤、面团等物质。
  20. 紧密([jǐn mì]):指联系或结构非常贴近,难以分开,常用于形容关系或组织。
  21. 宽缓([kuān huǎn]):指限制或节奏较为宽松,不急迫,常用于形容政策或时间安排。
  22. 紧绷([jǐn bēng]):指状态非常紧张,毫无松弛,常用于形容情绪、神经或绳索。
  23. 松开([sōng kāi]):指将原本紧握或固定的东西放开,变得不那么受限,常用于形容手或约束。
  24. 紧凑([jǐn còu]):指内容或安排密集,没有多余的空隙,常用于形容文章或日程。
  25. 宽大([kuān dà]):指尺度较大,不严格,常用于形容处理方式或衣物尺寸。
  26. 紧凑([jǐn còu]):指事物之间距离小,安排得当,常用于形容设计或结构。
  27. 松缓([sōng huǎn]):指状态从紧张转为轻松,压力减少,常用于形容节奏或氛围。
  28. 紧实([jǐn shí]):指结构或质地坚实,不松散,常用于形容物体或肌肉。
  29. 宽敞([kuān chǎng]):指空间大,不拥挤,常用于形容房间或道路。
  30. 紧凑([jǐn còu]):指时间或空间利用充分,没有浪费,常用于形容安排或布局。
  31. 宽松适度([kuān sōng shì dù]):指在尺度上不过分严格,恰到好处,常用于形容管理或政策。
  32. 紧张有序([jǐn zhāng yǒu xù]):指尽管节奏快、压力大,但仍保持条理,常用于形容工作或生活状态。

松紧的详细解释

松紧(sōng jǐn)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松和紧两个反义字组成,形象地表达了事物在张弛、宽严、快慢等方面的调节状态。这个词既可用于描述物理特性,也可用于比喻抽象概念。

 

在物理层面,松紧常指物体弹性或可调节的程度。比如松紧带能够根据需要伸缩,衣物上的松紧腰围可以适应不同体型。这类用法强调物体本身具有的可变特性。

 

在抽象层面,松紧多用于形容管理、节奏或关系的调节状态。工作安排要有松紧,既不能太紧张也不能太松散;人际交往也需要把握松紧度,保持恰当的距离感。这种用法体现了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的智慧。

松紧的出处

松紧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