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逃之夭夭的近义词(33个)

共找到 33 个逃之夭夭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溜之大吉([liū zhī dà jí]):形容迅速逃跑,躲避得无影无踪,常用于形容人急忙离开以避免麻烦或危险。
  2. 一走了之([yī zǒu liǎo zhī]):指事情发生后,毫不犹豫地离开,不再理会后续,带有不负责任的意味。
  3. 远走高飞([yuǎn zǒu gāo fēi]):形容离开原地,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常用于比喻摆脱束缚或逃避困境。
  4. 不辞而别([bù cí ér bié]):指不打招呼就悄悄离开,带有不告而别的意味,多用于人际交往中。
  5. 闻风而逃([wén fēng ér táo]):一听到风声或消息就立刻逃跑,形容反应迅速,急于躲避危险。
  6. 仓皇而逃([cāng huáng ér táo]):形容慌慌张张、狼狈不堪地逃跑,常用于紧急或危急的情况下。
  7. 抱头鼠窜([bào tóu shǔ cuàn]):形容像老鼠一样慌忙逃窜,狼狈不堪,多用于贬义描述逃跑的姿态。
  8. 落荒而逃([luò huāng ér táo]):指慌忙逃到荒野之地,形容逃跑时非常狼狈和急切。
  9. 望风而逃([wàng fēng ér táo]):看到一点风吹草动就立刻逃跑,形容极度胆小或敏感。
  10. 临阵脱逃([lín zhèn tuō táo]):指在关键时刻或战斗中逃跑,带有背弃责任或胆怯的含义。
  11. 弃甲而逃([qì jiǎ ér táo]):形容丢下装备,慌忙逃命,常用于形容战败后狼狈不堪的景象。
  12. 夺路而逃([duó lù ér táo]):指抢着寻找出路,急忙逃跑,形容情急之下只顾逃命。
  13. 狼狈而逃([láng bèi ér táo]):形容逃跑时非常慌张、狼狈,常用于描述失败或受挫后的情景。
  14. 仓促逃窜([cāng cù táo cuàn]):指匆忙逃跑,毫无准备,显得十分慌乱。
  15. 慌忙逃走([huāng máng táo zǒu]):形容在慌乱中迅速离开现场,常用于紧急情况下的行为。
  16. 急忙逃命([jí máng táo mìng]):指在危急时刻迅速逃跑以保全性命,带有强烈的紧迫感。
  17. 仓皇出逃([cāng huáng chū táo]):形容在慌乱中逃离某个地方,常用于描述紧急撤离的情景。
  18. 仓惶而逃([cāng huáng ér táo]):指慌张失措地逃跑,形容在突发情况下不知所措。
  19. 惊慌逃窜([jīng huāng táo cuàn]):形容因惊恐而四处逃跑,常用于形容受到惊吓后的反应。
  20. 四散而逃([sì sàn ér táo]):指人群或群体向四面八方分散逃跑,形容混乱的逃离场景。
  21. 匆匆逃离([cōng cōng táo lí]):形容急匆匆地离开某个地方,常用于紧急或危险的情况下。
  22. 仓皇逃命([cāng huáng táo mìng]):指在慌乱中逃跑以保全性命,带有强烈的恐惧和急迫感。
  23. 慌乱逃跑([huāng luàn táo pǎo]):形容在混乱和慌张中迅速逃离,强调情绪上的失控。
  24. 仓惶逃走([cāng huáng táo zǒu]):指在慌张中迅速离开,形容逃离时的无序和急促。
  25. 急促逃离([jí cù táo lí]):形容在短时间内迅速离开某个地方,常用于紧急撤离的情景。
  26. 仓皇而走([cāng huáng ér zǒu]):指慌忙离开,带有狼狈和急切的情绪。
  27. 惊惶而逃([jīng huáng ér táo]):形容因惊恐而迅速逃跑,常用于描述受到惊吓后的行为。
  28. 慌张逃命([huāng zhāng táo mìng]):指在慌乱和紧张中逃跑以求自保,带有强烈的恐惧情绪。
  29. 仓促而逃([cāng cù ér táo]):形容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匆忙逃跑,显得非常慌乱。
  30. 急忙逃离([jí máng táo lí]):指在紧急情况下迅速离开某个地方,带有紧迫感。
  31. 慌忙而逃([huāng máng ér táo]):形容在慌乱中迅速逃跑,常用于描述紧急情况下的反应。
  32. 仓惶逃离([cāng huáng táo lí]):指在慌张失措中逃离某个地方,形容情绪上的混乱。
  33. 夺门而出([duó mén ér chū]):形容迅速冲出门去,常用于紧急情况下逃离的行为。

逃之夭夭的详细解释

逃之夭夭(táo zhī yāo yāo)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逃跑得无影无踪,带有诙谐或讽刺的意味。这个成语源自《诗经·周南·桃夭》中的桃之夭夭,原指桃花盛开的样子,后来被谐音借用为逃跑的意思。

 

在现代汉语中,逃之夭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迅速逃离现场,尤其是做了错事或遇到麻烦时偷偷溜走的情形。比如小偷被发现后逃之夭夭,或者欠债人为了躲避债务而逃之夭夭

 

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幽默色彩,往往用于非正式场合。与溜之大吉意思相近,但逃之夭夭更强调逃跑的突然性和彻底性,暗示当事人已经跑得不见踪影,让人无从追寻。

逃之夭夭的出处

逃之夭夭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