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毅力的反义词(32个)

共找到 32 个毅力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懈怠([xiè dài]):指做事松懈懒散,缺乏坚持不懈的精神。
  2. 懒惰([lǎn duò]):形容人不勤奋,缺乏努力和持之以恒的态度。
  3. 退缩([tuì suō]):指遇到困难时畏惧后退,缺乏坚韧不拔的品质。
  4. 放弃([fàng qì]):指中途停止努力,不再继续追求目标。
  5. 动摇([dòng yáo]):指信念或决心不坚定,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改变初衷。
  6. 犹豫([yóu yù]):指做事拿不定主意,缺乏果断和坚持的态度。
  7. 畏难([wèi nán]):指害怕困难,不敢迎难而上,缺乏坚定的意志。
  8. 怯懦([qiè nuò]):形容人胆小懦弱,不敢面对挑战或困难。
  9. 软弱([ruǎn ruò]):指性格或意志不够坚强,容易屈服于压力。
  10. 消沉([xiāo chén]):指情绪低落,失去斗志和继续努力的动力。
  11. 颓废([tuí fèi]):形容人精神萎靡,失去积极向上的态度。
  12. 怠惰([dài duò]):指懒散不勤奋,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13. 松懈([sōng xiè]):指在做事时放松警惕,失去持续努力的状态。
  14. 畏缩([wèi suō]):指因害怕或胆怯而退缩,不敢直面困难。
  15. 逃避([táo bì]):指不愿意面对问题或挑战,选择躲避。
  16. 敷衍([fū yǎn]):指做事不认真,缺乏全力以赴的态度。
  17. 散漫([sǎn màn]):形容做事没有条理,缺乏专注和坚持。
  18. 苟且([gǒu qiě]):指做事马虎,只求眼前安逸,不思长远。
  19. 怠慢([dài màn]):指对事情不重视,缺乏认真和专注的态度。
  20. 涣散([huàn sàn]):指精神或力量不集中,缺乏凝聚和持续性。
  21. 萎靡([wěi mǐ]):形容精神状态低落,缺乏振奋和斗志。
  22. 懦弱([nuò ruò]):指胆小怕事,缺乏坚韧和勇敢的品质。
  23. 自弃([zì qì]):指自己放弃努力,不再追求目标或理想。
  24. 消极([xiāo jí]):指态度不积极,缺乏主动和奋斗的精神。
  25. 无为([wú wéi]):指不采取行动,缺乏进取和努力的心态。
  26. 惰性([duò xìng]):指习惯于懒散,不愿意付出持续的努力。
  27. 乏力([fá lì]):指缺乏力量或动力,无法坚持下去。
  28. 疲沓([pí tà]):形容做事拖拉,缺乏紧迫感和专注力。
  29. 推脱([tuī tuō]):指借故推卸责任,不愿承担应尽的义务。
  30. 得过且过([dé guò qiě guò]):指做事只求过得去,不求上进或精益求精。
  31. 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指做事中途停止,无法坚持到底。
  32. 畏首畏尾([wèi shǒu wèi wěi]):形容做事胆小怕事,缺乏果断和坚持。

毅力的详细解释

毅力(yì lì)是指人们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不轻易放弃的精神品质。这种品质往往伴随着强大的意志力和持久的耐力,使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前进的动力。

 

拥有毅力的人往往能够在长期的目标追求中保持专注,即使遇到挫折也不会轻易动摇。他们能够克服惰性、抵制诱惑,将精力集中在实现目标上。这种品质在许多领域都至关重要,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个人成长。

 

毅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和锻炼获得的。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分解任务、逐步积累成功经验,人们可以逐渐增强自己的毅力。同时,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习惯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坚持到底。

 

缺乏毅力的人往往容易半途而废,难以取得长远的成就。而那些具备毅力的人,则更有可能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取得成功,因为他们能够持续努力,直到达成目标。

毅力的出处

毅力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