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通明的反义词(34个)

共找到 34 个通明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昏暗([hūn àn]):指光线不足,显得模糊不清,缺乏明亮的感觉。
  2. 朦胧([méng lóng]):形容景象或事物模糊不清,缺乏清晰的轮廓或透彻感。
  3. 阴暗([yīn àn]):指光线微弱,环境显得阴沉而缺乏亮度。
  4. 晦暗([huì àn]):形容光线不足或氛围低沉,显得暗淡无光。
  5. 昏沉([hūn chén]):指光线或意识模糊不清,缺乏清醒或明亮的状态。
  6. 暗淡([àn dàn]):形容光线微弱或色彩不鲜艳,显得无光无彩。
  7. 阴沉([yīn chén]):指环境或气氛显得压抑,光线不足,缺乏明快感。
  8. 模糊([mó hu]):形容景象或概念不清晰,难以辨识或理解。
  9. 混沌([hùn dùn]):指事物混乱无序,缺乏清晰的结构或条理。
  10. 晦涩([huì sè]):形容语言或内容难懂,缺乏直白和清晰的表达。
  11. 隐晦([yǐn huì]):指表达或含义不直接,显得含糊或难以捉摸。
  12. 昏昧([hūn mèi]):形容思想或理解不清,缺乏透彻的认识。
  13. 幽暗([yōu àn]):指环境光线不足,显得深邃而缺乏明亮。
  14. 暗黑([àn hēi]):形容光线极度微弱,呈现出黑暗的状态。
  15. 迷蒙([mí méng]):指景象模糊不清,像是被薄雾笼罩,难以看透。
  16. 浑浊([hún zhuó]):形容液体或空气不纯净,缺乏清澈的感觉。
  17. 阴霾([yīn mái]):指天气或气氛阴沉,充满压抑和不明朗的感觉。
  18. 晦气([huì qì]):形容气氛或运势不佳,缺乏明快和积极的氛围。
  19. 昏庸([hūn yōng]):指人缺乏智慧或判断力,显得愚昧无知。
  20. 愚昧([yú mèi]):形容人缺乏知识或见识,思想不开化。
  21. 无知([wú zhī]):指缺乏了解或认知,显得懵懂或不明事理。
  22. 蒙昧([méng mèi]):形容思想或知识未开化,缺乏清晰的认识。
  23. 愚钝([yú dùn]):指人反应迟钝,缺乏敏锐的洞察力。
  24. 迟钝([chí dùn]):形容思维或反应不够灵敏,缺乏快速的理解能力。
  25. 麻木([má mù]):指感觉或思想迟缓,缺乏敏锐和清醒的状态。
  26. 呆滞([dāi zhì]):形容眼神或思维不灵活,显得缺乏活力和洞察。
  27. 闭塞([bì sè]):指信息或思想不通畅,显得孤陋寡闻。
  28. 狭隘([xiá ài]):形容视野或心胸不开阔,缺乏宽广的见识。
  29. 浅薄([qiǎn bó]):指知识或见解肤浅,缺乏深刻的理解。
  30. 鄙陋([bǐ lòu]):形容见识或学识浅薄,缺乏高远的眼光。
  31. 黑暗([hēi àn]):指光线全无或环境极为阴沉,缺乏任何亮度。
  32. 乌黑([wū hēi]):形容颜色极深,缺乏光亮或明快的特性。
  33. 漆黑([qī hēi]):形容极度黑暗,完全没有光线的状态。
  34. 黑黢([hēi qū]):指颜色或环境极黑,显得毫无光亮可言。

通明的详细解释

通明(tōng míng)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汉语词汇,形容光线明亮透彻的状态。这个词语常用来描述灯火辉煌的场景,比如夜晚的宫殿通明,或者形容月光如水般清澈透亮。它既可用于具象的光线描写,也可引申为思想或事理的清晰明了。

 

从构词角度看,通明由通和明两个语素组成。通表示贯通无阻,明代表光亮清晰,组合后强化了明亮无碍的意象。这种构词方式在汉语中很常见,通过近义语素的叠加来增强表现力。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通明经常用于描写建筑照明或自然光景。比如描写元宵节的花灯通明,或是秋夜月光通明。现代汉语中,这个词的使用范围有所扩展,可以形容显示屏的亮度和某些透明材质的特性。

 

值得注意的是,通明与明亮、透亮等近义词相比,更强调光线穿透性和整体性的明亮状态。它往往带有一种均匀分布、无所不在的光感,而非局部的光亮。

通明的出处

通明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