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主动的反义词(40个)

共找到 40 个主动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被动([bèi dòng]):指在行动或态度上缺乏自主性,常常受外界影响或支配,处于被动的状态。
  2. 消极([xiāo jí]):形容态度或行为上不积极,缺乏进取心,倾向于退缩或回避。
  3. 退缩([tuì suō]):指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选择后退,不敢迎难而上。
  4. 畏缩([wèi suō]):形容因害怕或缺乏信心而不敢行动,表现出犹豫和退却。
  5. 犹豫([yóu yù]):指在决策或行动时拿不定主意,缺乏果断的态度。
  6. 迟疑([chí yí]):形容在采取行动时迟迟不决,显得不够坚定。
  7. 观望([guān wàng]):指在形势未明时选择等待,不急于采取措施或表态。
  8. 旁观([páng guān]):指置身事外,只观看而不参与,缺乏实际行动。
  9. 冷漠([lěng mò]):形容对事物缺乏热情或关心,态度疏远而不积极。
  10. 漠然([mò rán]):指对周围的事物或情况无动于衷,显得毫不在意。
  11. 懈怠([xiè dài]):指在工作或行动中松懈下来,缺乏积极的劲头。
  12. 懒惰([lǎn duò]):形容不愿意付出努力,缺乏勤奋和进取的精神。
  13. 拖延([tuō yán]):指在做事时故意推迟或延后,缺乏及时性。
  14. 逃避([táo bì]):指面对问题或责任时选择回避,不愿正面应对。
  15. 推脱([tuī tuō]):指将责任或任务推给他人,不愿自己承担。
  16. 依赖([yī lài]):指过于依靠他人或外界条件,缺乏独立性。
  17. 顺从([shùn cóng]):指无条件听从他人安排,缺乏自主意识。
  18. 屈从([qū cóng]):指在压力下被迫服从,缺乏独立决策的能力。
  19. 盲从([máng cóng]):指不加思考地跟随他人意见,缺乏自己的判断。
  20. 从众([cóng zhòng]):指随大流,缺乏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21. 附和([fù hè]):指没有主见地赞同他人观点,缺乏独立性。
  22. 迁就([qiān jiù]):指为了迎合他人而放弃自己的立场,显得不够坚定。
  23. 妥协([tuǒ xié]):指在矛盾或冲突中让步,缺乏坚持己见的态度。
  24. 退让([tuì ràng]):指在争执或竞争中选择退步,不够强势。
  25. 忍让([rěn ràng]):指在冲突中选择忍耐和退让,缺乏争取的态度。
  26. 畏惧([wèi jù]):指因害怕而不敢采取行动,显得胆小和退缩。
  27. 胆怯([dǎn qiè]):形容缺乏勇气,不敢面对挑战或困难。
  28. 怯懦([qiè nuò]):指性格懦弱,缺乏勇敢和果断的精神。
  29. 软弱([ruǎn ruò]):形容性格或态度上不够坚强,容易屈服。
  30. 无为([wú wéi]):指不采取任何行动,任由事情自然发展。
  31. 静观([jìng guān]):指冷静地观察事态发展,不急于介入或表态。
  32. 坐等([zuò děng]):指坐着等待,不主动采取任何措施。
  33. 怠惰([dài duò]):指懒散怠慢,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
  34. 苟安([gǒu ān]):指只求眼前的安稳,不思进取或改变现状。
  35. 守旧([shǒu jiù]):指固守旧有的方式,不愿意创新或改变。
  36. 因循([yīn xún]):指沿袭旧例,不思改进或突破现状。
  37. 保守([bǎo shǒu]):指不愿接受新事物,倾向于维持现状。
  38. 呆板([dāi bǎn]):指思维或行为僵硬,缺乏灵活性和创造力。
  39. 迟钝([chí dùn]):指反应慢,缺乏敏捷的思维和行动能力。
  40. 麻木([má mù]):指对事物缺乏敏感性,反应迟缓或无动于衷。

主动的详细解释

主动(zhǔ dòng)指的是不依靠外力推动,自发采取行动的态度或行为方式。这个词强调个体内在的驱动力,表现为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特质。

 

从行为特征来看,主动往往体现在提前预判需求、自发承担责任等方面。比如在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在学习中主动寻求知识拓展,都展现出这种品质的积极价值。

 

与被动相对,主动蕴含着掌控局面的意味。具备主动精神的人,往往能更好地把握机遇,在人际交往和事业发展中占据优势地位。这种特质既需要内在动力的支撑,也离不开对外界环境的敏锐感知。

主动的出处

主动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