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句

正本清源的造句(35个)

共有 35 个正本清源的造句/例句,分别如下:

  1. 我们需要正本清源,解决根本问题。
  2. 他提出改革方案,意在正本清源
  3. 公司管理混乱,亟需正本清源
  4. 正本清源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
  5. 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正本清源
  6. 只有正本清源,才能彻底消除隐患。
  7. 治理腐败必须正本清源,从根本入手。
  8. 正本清源,不仅要查清原因,还要铲除根源。
  9. 他主张要从制度上正本清源,杜绝弊端。
  10. 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只有正本清源,才能根治。
  11. 要实现健康发展,必须在机制上正本清源,消除障碍。
  12. 面对社会矛盾,最为重要的是正本清源,处理根本矛盾。
  13. 谣言四起时,管理者需要正本清源,澄清事实真相。
  14. 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正本清源,解决基础性矛盾。
  15. 正本清源,不是简单查错,而是要追溯本源,彻底解决问题。
  16. 在改革过程中,只有正本清源,才能消除积弊,推动社会进步。
  17. 部门协作出现障碍时,领导必须正本清源,找出根本原因,协调各方力量。
  18. 对于历史遗留的问题,相关部门要正本清源,从源头化解风险,防止问题恶化。
  19. 近年来环境问题突出,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正本清源,修复生态本底,恢复环境活力。
  20. 为了让企业健康发展,管理层决定正本清源,对公司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完善。
  21. 面对企业内部的种种混乱,只有通过正本清源的方式,才有可能恢复正常的运营秩序。
  22. 国家层面出台新政策,就是希望在复杂局势下正本清源,从根本上整顿市场秩序、规范行业发展。
  23. 教育改革不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正本清源,重新审视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24.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政府部门应当正本清源,找准结构性矛盾,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复苏。
  25. 对于困扰多年的顽症,领导班子一致同意采取正本清源的办法,追查历史成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26. 在企业合并过程中,因人员结构复杂,管理层首先要正本清源,理顺组织架构,确保整合顺利进行,提升整体效率。
  27. 许多社会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因此解决时要有耐心,正本清源,逐层剖析症结,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保障长远发展。
  28. 当前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相关决策者应树立正本清源的战略眼光,对体制机制进行深度优化,消除障碍,释放发展活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29. 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管理失序,公司高层召开会议,决定通过正本清源的举措,从流程、制度、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提升企业治理水平。
  30.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乱象,媒体呼吁政府采取正本清源的举措,从制度建设、法律法规、监管机制等多维度入手,推动社会风气根本好转。
  31. 要想解决民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仅靠头痛医头是不够的,必须正本清源,从体制、政策到执行层面,逐一检查、优化,才能实现彻底的社会进步。
  32. 针对城市治理中的顽疾,相关部门要有正本清源的决心,敢于直面问题根本,从机制创新、资源配置到监管执行,实行全链条治理,确保效果持久。
  33. 每一次改革之所以成效不同,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做到正本清源。只有追本溯源,厘清问题根本,再对症下药,才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实际效果。
  34. 在信息泛滥、谣言频发的网络时代,新闻媒体的职责不仅是报道事实,更要正本清源,深入调查,澄清误区,引导公众理性思考,树立正确价值观。
  35.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若想从根本上解决,环保部门应当正本清源,寻找污染源头,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标准体系,建立长效机制,保障生态安全。

正本清源的详细解释

正本清源(zhèng běn qīng yuán)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意指从根本上整顿清理,使事物回归到正确的本源状态。这个成语由正本和清源两部分组成,正本指纠正根本,清源指清除源头,合起来表达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意思。

 

在具体使用中,正本清源常被用来形容对思想、文化或制度等领域进行彻底的整顿和改革。比如在学术研究中,需要正本清源,厘清概念的本质含义;在社会治理中,也需要正本清源,从制度层面解决根本性问题。

 

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根本、强调源头的思想。它要求人们不要只关注表面现象,而要深入问题的本质,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和改变。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社会治理,正本清源都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态度。

正本清源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