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抗拒的近义词(34个)

共找到 34 个抗拒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反抗([fǎn kàng]):指以行动或态度反对某种力量或压迫,表现出不屈服的姿态。
  2. 抵制([dǐ zhì]):指通过行动或态度拒绝接受或参与某事,通常带有抵挡的意思。
  3. 违抗([wéi kàng]):指不服从命令或规则,表现出不遵从的态度。
  4. 抗争([kàng zhēng]):指为了某种目标或权利而进行斗争,通常带有坚持不懈的含义。
  5. 对抗([duì kàng]):指双方或多方之间的对立与斗争,常用于竞争或冲突的场景。
  6. 反叛([fǎn pàn]):指背离原有忠诚或规则,采取对立的行为或态度。
  7. 抵挡([dǐ dǎng]):指用力量或手段阻止某种压力或攻击,带有防御的意味。
  8. 拒斥([jù chì]):指明确拒绝接受某种观点、事物或要求,态度较为强硬。
  9. 违逆([wéi nì]):指不顺从他人的意愿或指令,表现出背离的态度。
  10. 抗命([kàng mìng]):指不服从上级的命令或指示,带有挑战权威的意味。
  11. 拒受([jù shòu]):指不愿意接受某种安排、条件或给予,态度上有所排斥。
  12. 反制([fǎn zhì]):指采取措施反击或遏制对方的行动,通常用于策略性对抗。
  13. 叛逆([pàn nì]):指不遵从传统或权威,表现出独立或对立的行为。
  14. 抵触([dǐ chù]):指在态度或行为上与某种要求或规则产生矛盾,不愿顺从。
  15. 拒纳([jù nà]):指不愿意接纳某种意见、建议或事物,态度上有所排斥。
  16. 抗衡([kàng héng]):指与某种力量或势力相对抗,试图保持平衡或不落下风。
  17. 拒却([jù què]):指明确拒绝某种请求或提议,态度较为坚定。
  18. 反感([fǎn gǎn]):指对某事或某人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内心有所排斥。
  19. 排斥([pái chì]):指不愿意接纳或容忍某人或某事,表现出明显的拒绝态度。
  20. 不服([bù fú]):指不认同或不接受某种结果或安排,内心有所不甘。
  21. 不从([bù cóng]):指不愿意遵从他人的意愿或命令,表现出不顺从的态度。
  22. 拒听([jù tīng]):指不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或建议,态度上有所排斥。
  23. 不屈([bù qū]):指在压力或困难面前不低头,表现出坚韧的精神。
  24. 不顺([bù shùn]):指不愿意顺从他人的安排或要求,态度上有所违背。
  25. 拒见([jù jiàn]):指不愿意与某人会面,表现出明确的拒绝态度。
  26. 抗击([kàng jī]):指积极反击某种攻击或威胁,带有主动斗争的含义。
  27. 拒收([jù shōu]):指不愿意接受他人给予的物品或条件,态度上有所推辞。
  28. 不依([bù yī]):指不愿意按照他人的意愿行事,表现出独立或不顺从的态度。
  29. 拒载([jù zǎi]):指不愿意搭载某人或某物,表现出明确的拒绝行为。
  30. 不睬([bù cǎi]):指对他人置之不理,不予理会或关注,态度冷淡。
  31. 拒绝([jù jué]):指明确表示不接受某种请求、提议或条件,态度坚决。
  32. 推却([tuī què]):指婉言拒绝他人的请求或好意,态度较为温和。
  33. 推辞([tuī cí]):指以某种理由拒绝接受他人的提议或安排,态度较为委婉。
  34. 回绝([huí jué]):指明确地拒绝他人的要求或邀请,态度直接且坚定。

抗拒的详细解释

抗拒(kàng jù)指对某种力量、要求或变化产生抵触和反抗的心理或行为。这个词通常带有明显的对抗意味,表示主体不愿意接受或服从某种外在影响。

 

从心理层面看,抗拒往往源于自我保护意识。当人们感到自身权益、习惯或价值观受到威胁时,会本能地产生抗拒反应。这种反应既可能是理性的权衡结果,也可能是情绪化的条件反射。

 

在行为表现上,抗拒可能呈现为直接对抗、消极拖延或隐性抵制等多种形式。比如员工对新的管理制度产生抗拒,可能表现为公开反对,也可能通过降低工作效率来消极应对。

 

需要注意的是,抗拒并非完全是负面现象。适度的抗拒能帮助个体保持独立性,避免盲目顺从。但过度的抗拒则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或错失发展机遇。

抗拒的出处

抗拒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