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的造句(41个)
共有 41 个得意的造句/例句,分别如下:
- 他脸上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 小明因为考高分很得意。
- 得意时不要太骄傲自满。
- 她发表后,显得格外得意。
- 做完这题,我感到很得意。
- 刚赢球的他一脸得意神色。
- 见到自己的作品获奖,他十分得意。
- 孩子对自己的画作非常得意。
- 猫抓到老鼠后,满脸得意之色。
- 比赛获胜后,他极其得意地欢呼起来。
- 小男孩得意地展示自己的奖牌给大家看。
- 她成功地解决了难题,神情分外得意。
- 每当别人夸奖他时,他就变得很得意。
- 他一想到自己的计划成功了,便难掩得意。
- 爸爸工作顺利,回家时带着得意的笑容。
- 完成任务后,她满脸得意地向同事们炫耀成绩。
- 他得意洋洋地走进教室,仿佛全世界都在关注自己。
- 实验取得突破的瞬间,研究人员们无比得意。
- 他面对众人的赞美,神色得意却不失谦逊。
- 画展上,作品被众人称赞,小李得意极了。
- 姐姐穿着新裙子在大家面前得意地转了一圈。
- 公布成绩那一刻,他得意的表情令全班印象深刻。
- 小狗学会新动作后,主人得意地向朋友炫耀。
- 听到同事赞许的话语,小张脸上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得意的笑容。
- 妹妹绘画比赛获奖后,得意得整天都在向家里人讲述比赛经过。
- 第一次做菜成功,他得意地邀请家人品尝自己的拿手好菜。
- 同学们都为她鼓掌时,林雨桐得意地微笑着鞠了一躬,仿佛台下只有她一个人。
- 在众人面前展示才艺获得认可,他得意的情绪溢于言表,忍不住与朋友分享喜悦。
- 成功破解难题,他得意极了,脸上写满了自信与满足,看上去格外耀眼。
- 他考入名校,回家后满怀得意地向父母展示录取通知书,家中充满了欢声笑语。
- 竞赛获奖后,他在朋友圈发了很多照片,那份得意藏也藏不住,让大家都为他高兴。
- 她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流畅自如,讲完之后带着得意的表情看向老师和同学们。
- 考场上,他提前完成试卷,满意地看着周围还在奋笔疾书的同学,心中得意无比。
- 儿子比赛获得第一名,妈妈得意地把这件事告诉亲朋好友,大家纷纷为他点赞祝贺。
- 小李最近升职了,每天上班都神采奕奕,他难掩得意,不断分享自己的工作成果。
- 搬进新家后,小倩邀来朋友参观,介绍每一个细节时,她都流露出得意和自豪之情。
- 她的小说被杂志社选中发表,得意地打电话告诉好朋友,语气里满是欢喜和满足。
- 完成全年目标之后,经理在公司年会上自信发言,他的得意表情激励着所有同事。
- 父母得知女儿考取理想大学后,满怀得意,把喜讯第一时间分享在家族群里。
- 拿到比赛冠军奖杯,他激动地举起双手,得意地环顾四周,把荣誉与大家分享。
- 获得最佳员工称号以后,她在颁奖舞台上得意地向同事们致意,成为全场焦点。
得意的详细解释
得意(dé yì)是一个常用的汉语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因为某种成就或优势而感到满足和自豪的心理状态。这种情绪往往伴随着自信和愉悦,有时也会带有炫耀的意味。
当一个人在某方面取得成绩或受到认可时,很容易产生得意的情绪。比如考试得了高分,或者完成了一项困难的任务,都可能让人感到得意。这种情绪本身是正常的,但如果过度得意,就可能显得骄傲自满。
需要注意的是,得意有时也会用在贬义的语境中。比如形容一个人因为一点小成就就沾沾自喜,可以说他太过得意。这种情况下,得意往往带有批评的意味。
在文学作品中,得意常被用来刻画人物性格。一个得意的角色,往往表现出趾高气扬的神态,这种描写能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心理状态。
得意的出处
- 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偏将。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户邑为五。汉王曰:此大功也!乃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王以鲁公号葬项王于谷城,亲为发哀,泣之而去。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以鲁公号葬项王。诸侯皆同情,项氏以鲁公礼葬之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
-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谢安年少时,请阮光禄道白马论,为论以示谢,于时谢不即解阮语,重相咨尽。阮乃叹曰: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可得!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剔吐壁,以示无他意。钱凤因此大忿,遂构隙成疑。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谢中郎在寿春败,临奔走,犹求玉帖镫。太傅在军前,后骑仓卒板荡,谢语太傅:以此表军容。谢公尝与谢万共出西,过吴中,已属望湖山,宴饮毕,日暮,谢公语孝伯曰: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谢公云:白云在天,龙虎何在?孝伯曰:不在山中,亦在山阿。谢公曰:若然者,逢蒙之所隐也。谢公曰:千岩万壑,草木云霞,足以养目,然无以养心,唯山水之间,可以濯我之缨,涤我之足。谢灵运好戴曲柄笠,孔隐士谓曰:卿欲希心高远,何不能遗曲盖之貌?谢答曰:将不畏影者,未能忘怀。谢公问王子敬:君书何如君家尊?答曰:固当不同。公曰:外人评正尔。答曰:外人那得知?谢公道温峤:见此人,使我解寒毛栗。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谢公语孝伯:君祖比刘尹,故为得人。谢安每出,谢玄常自扶接,公每曰:朝廷若复相委寄,吾年老,但当使阿万主之,不复自烦其事。谢公尝叹曰:张凭何为者,恶言多中,使人每得其请!谢玄小儿时,尝令诵诗,至:山中宰相,玄辄止之曰:此未是君诵诗时。谢玄好着紫罗香囊,悬空青,谢公患之,将欲谏止,又忿其豪气,恐致家祸,因与赌物,玄遂大输,唯乞那得香囊,又复不许。谢公因曰:香囊乃服中物耳,游戏固不可辞。谢安弟谢石,从渡江诸谢中,最有乡论者。太傅尝集子弟燕饮,顾谓诸谢曰:天下事本自无关,但以各人意耳。谢公在东山,朝命屡下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饯送。高灵时为中书郎,亦在坐。公谓高曰:卿今日亦复来耶?高曰:君侯既出,朝野不宁,臣亦何敢自安!谢公曰:安石不出,将如苍生何?高灵又曰:今日之行,固苍生之幸也。谢公因月下清谈,谓袁羊曰:君思之,天下宁有如公者乎?袁曰:今四海之内,皆以君侯为依归,公所遗者,唯名教耳。谢公曰:名教固非一日之谈,况天下事至此,宁不思变通乎?谢公谓刘尹:渊源不起,当如苍生何?谢公曰:昔桓温在时,我常惧其有废立之谋,及亡后,朝廷寂然,始知温之有无,与苍生何损益也。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谢安每出,谢玄常自扶接,公每曰:朝廷若复相委寄,吾年老,但当使阿万主之,不复自烦其事。谢公尝叹曰:张凭何为者,恶言多中,使人每得其请!谢玄小儿时,尝令诵诗,至:山中宰相,玄辄止之曰:此未是君诵诗时。谢玄好着紫罗香囊,悬空青,谢公患之,将欲谏止,又忿其豪气,恐致家祸,因与赌物,玄遂大输,唯乞那得香囊,又复不许。谢公因曰:香囊乃服中物耳,游戏固不可辞。谢安弟谢石,从渡江诸谢中,最有乡论者。太傅尝集子弟燕饮,顾谓诸谢曰:天下事本自无关,但以各人意耳。谢公在东山,朝命屡下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饯送。高灵时为中书郎,亦在坐。公谓高曰:卿今日亦复来耶?高曰:君侯既出,朝野不宁,臣亦何敢自安!谢公曰:安石不出,将如苍生何?高灵又曰:今日之行,固苍生之幸也。谢公因月下清谈,谓袁羊曰:君思之,天下宁有如公者乎?袁曰:今四海之内,皆以君侯为依归,公所遗者,唯名教耳。谢公曰:名教固非一日之谈,况天下事至此,宁不思变通乎?谢公谓刘尹:渊源不起,当如苍生何?谢公曰:昔桓温在时,我常惧其有废立之谋,及亡后,朝廷寂然,始知温之有无,与苍生何损益也。
- 佚名《诗经·小雅·车舝》:间关车之舝兮,思娈季女逝兮。匪饥匪渴,德音来括。虽无好友,式燕且喜。依彼平林,有集维鷮。辰彼硕女,令德来教。式燕且誉,好尔无射。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肴,式食庶几。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陟彼高冈,析其柞薪。其叶湑兮,鲜我觏尔。我心写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觏尔新婚,以慰我心。
- 曹雪芹《红楼梦》:贾宝玉听了这话,唬得目瞪口呆,半晌方大哭起来,说着:这日子过不得了!我把两个有情有义的人害了!便说便走,要寻死。袭人等忙拉住,贾母也连忙安慰,见宝玉疯疯傻傻,忙叫人请了大夫来诊脉配药。那时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齐来问是何故,又忙着传人到园中去请贾政。贾政闻知,急忙进来,问端底,又细看宝玉,见面黄肌瘦,形容改变,也不似往日顽劣了,心里着实恻隐,又问:你还是那年做亲的日子不好,过了青龙白虎,还是新近又做亲的日子不好?宝玉尚未答言,贾政见他面如金纸,嘴唇抖颤,掣起左手,便要打嘴。贾母一见,忙拦住说:你这一打,可就打死了他了。贾政冷笑道:上回是他病了,我不曾打他,不想今日做这事,又偏遇见我,所以气不过。贾母听这样说,便说:政儿,你带来的好媳妇,把我们宝玉弄成这样。你还赖他,那凤姐儿听见还不知怎样恨呢!再者林丫头是何等聪明,又何等骄傲,见宝玉这样,想来总不遂心,将来只好指望蟾宫折桂了。如今你还拦他做工夫么?贾政本是好性的人,听见贾母如此说,自觉惭愧,忙陪笑回道:老太太说得是,我并不敢拦他,惟有深恨自己纵溺了他,因不曾时时看管他。贾母听说,便叹道:若有人管得着时,我又何用操这心。不知宝玉今后作何事业,恐我命短,不能见得了!说到这里,不禁掉下泪来。贾政忙劝道:老太太何必伤心,宝玉年纪小,今后如能改过,也是老太太的福。贾母道:我也知改不过来,我也没有别的心愿,但愿他成了家,我就放心闭眼死了。贾政听这话不像,忙劝解着。看那宝玉也不大服药,也不肯吃东西,只管呆呆的闷坐,悲切到极。无技可施,一家子都想个方法。后来凤姐来了,方说了一个法子,说是:如今既是两个人都好,索性开了脸,冲冲喜罢。贾母也没有别法,想来只好如此,便依了凤姐。便传命将宝钗的绣房收拾了,择了日子,将宝玉、宝钗两口儿圆了房。未免偏心,都言宝玉得宝钗之类,得意洋洋,不似前番。
- 罗贯中《三国演义》:却说孔明自驾小车,引数百骑前来探路。前有一河,名曰西洱河,水势虽慢,河水甚深。孔明令搭浮桥。乃调二千人令:将车排在当头,拆开车辆,用其材,配合竹索,搭起浮桥。南蛮兵至,见其车首一物,拖着一二十丈竹索,甚是不解,正不知何意。却说孔明军中,挑选水性好的,惯于用船的数千人,俱配短刀,轻弓硬弩,驾小舟,伏于浮桥两边,以备不虞。于是孔明自乘马,与吕凯、蒋琬、费祎登高山小车,指挥三军渡河。蛮兵见汉军已渡过二千余人,马超、赵云左右冲突,无人敢当。蛮王正慌,忽报左边大将带来洞主,右边兀突骨引乌戈国主,亦复杀到。蛮兵大乱。孔明连声令退,蛮兵大败而走。孔明赶到河边,收了浮桥,进过小车,指挥军士一齐下水,驾起小舟,迤逦望小车进发。岸上两边,弓弩手乱箭齐发。孔明见岸上人马放乱,坠河者无数,急发令曰:前军速回小车,后军速护小车渡河!乱军中每每有坠水者,尽被南蛮小舟所救,尽渡彼岸而无一失。孔明一面驱兵大进,逐北下去。比及平明,南蛮兵尽皆投降。孔明驱兵前往,遥望山势险峻,一路崎岖,乃问何人可去探路。蒋琬曰:异人云,蛮王所居之地,盛产金珠宝贝,可令人探之。孔明从之,命赵云引一军前去探路。赵云领命,引兵前进。来到一处山顶,见一小路,仅容一人一马。赵云自领一军,徐行前进,忽见山后尘头大起,知有伏兵,便回军中,急令退兵。蛮兵见汉军退去,追赶将来。赵云回马一枪,刺死为首蛮将,余皆四散奔走。赵云乘势赶杀一阵,收军回见孔明。孔明听知此事,得意而笑曰:蛮兵虽勇,安能当我中国之兵马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