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一般的近义词(37个)

共找到 37 个一般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普通([pǔ tōng]):指常见、不特殊的状态或品质,常用于描述事物没有特别突出的特点。
  2. 平常([píng cháng]):表示日常、惯常的状态,没有什么特别或异常之处。
  3. 通常([tōng cháng]):指大多数情况下或按惯例发生的事情,带有普遍性。
  4. 大致([dà zhì]):表示大体上、差不多的情况,常用于描述整体趋势或情况。
  5. 大体([dà tǐ]):指大致的范围或整体的情况,侧重于主要框架或轮廓。
  6. 大约([dà yuē]):表示接近某个数值或状态,常用于估算或模糊描述。
  7. 普遍([pǔ biàn]):指广泛存在或常见的状态,强调覆盖面广。
  8. 常见([cháng jiàn]):指经常见到或遇到的现象,带有熟悉感。
  9. 常规([cháng guī]):指按照惯例或标准进行的事物,强调规范性。
  10. 正常([zhèng cháng]):指符合标准或预期的情况,没有异常或偏差。
  11. 基本([jī běn]):指最主要或最基础的部分,常用于描述核心情况。
  12. 大概([dà gài]):表示大致的情况或可能性,常用于不确定的描述。
  13. 泛泛([fàn fàn]):指不具体、不深入的状态,常用于形容浅显的交流或认识。
  14. 平凡([píng fán]):指没有特别突出或耀眼的特点,强调普通无奇。
  15. 平淡([píng dàn]):指缺乏波澜或刺激的状态,形容生活或情感的平实。
  16. 平庸([píng yōng]):指没有特别才能或成就,形容能力或表现的中等水平。
  17. 中庸([zhōng yōng]):指不偏不倚、适中的状态,常用于形容态度或行为。
  18. 中等([zhōng děng]):指处于中间水平,不高也不低的状态。
  19. 中规([zhōng guī]):指符合标准或规范,没有特别出格的表现。
  20. 常理([cháng lǐ]):指符合日常逻辑或普遍认知的道理。
  21. 惯常([guàn cháng]):指习惯性或经常发生的情况,带有规律性。
  22. 习见([xí jiàn]):指经常看到或接触到的事物,强调熟悉度。
  23. 例行([lì xíng]):指按照惯例或程序进行的事务,强调重复性。
  24. 通例([tōng lì]):指普遍适用的规则或惯例,具有广泛性。
  25. 常情([cháng qíng]):指符合常理或普遍情感的状态。
  26. 通俗([tōng sú]):指容易被大众理解或接受的内容,带有普及性。
  27. 泛常([fàn cháng]):指广泛常见的状态,强调普遍而无特殊性。
  28. 普普通通([pǔ pǔ tōng tōng]):形容非常常见、毫无特殊之处,带有强调语气。
  29. 平平常常([píng píng cháng cháng]):形容十分平凡、没有特别之处的状态。
  30. 司空见惯([sī kōng jiàn guàn]):指非常常见、习以为常的现象,带有熟视无睹的含义。
  31. 习以为常([xí yǐ wéi cháng]):指对某事已经非常熟悉,不再觉得新奇或特别。
  32. 不足为奇([bù zú wéi qí]):指某事并不稀奇或特别,属于常见现象。
  33. 见怪不怪([jiàn guài bù guài]):指对某些现象已经习惯,不再觉得奇怪或惊讶。
  34. 家常便饭([jiā cháng biàn fàn]):比喻非常常见或经常发生的事情,就像日常饮食一样。
  35. 稀松平常([xī sōng píng cháng]):形容非常普通、毫不起眼的状态。
  36. 差不多([chà bù duō]):表示大体上相近或相似的状态,常用于模糊比较。
  37. 马马虎虎([mǎ mǎ hǔ hǔ]):形容做事或表现不认真、不精细,仅达到基本水平。

一般的详细解释

一般(yī bān)是一个常用的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最基本的用法是表示普通、平常的意思,用来描述事物处于中等或平均水平。比如一般水平就是指不算特别好也不算特别差的状态。

 

这个词也可以表示通常情况下的状态或规律。当说在一般情况下如何如何,就是指大多数时候都是这样。这种用法强调的是普遍性和常规性。

 

有时候一般还用来表示相似或相同。比如这两个东西一般大小,就是说它们的大小差不多。这种比较的用法在日常交流中也很常见。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的具体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这也是汉语词汇丰富性的体现。

一般的出处

一般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