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融会贯通的反义词(43个)

共找到 43 个融会贯通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一知半解([yī zhī bàn jiě]):指对知识或事物了解得不深入、不全面,仅知其一二,缺乏透彻的理解。
  2. 囫囵吞枣([hú lún tūn zǎo]):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缺乏深入思考和消化。
  3. 浅尝辄止([qiǎn cháng zhé zhǐ]):指对事物只是稍作尝试便停止,不深入探究或钻研。
  4. 不求甚解([bù qiú shèn jiě]):指学习或了解时不追求深入的理解,只满足于表面的认知。
  5. 支离破碎([zhī lí pò suì]):形容事物或知识零散、不完整,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6. 断章取义([duàn zhāng qǔ yì]):指不顾上下文,片面地摘取部分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缺乏全面理解。
  7. 生搬硬套([shēng bān yìng tào]):指不加思考地照搬别人的方法或理论,缺乏灵活运用和深刻领悟。
  8. 一鳞半爪([yī lín bàn zhǎo]):比喻对事物了解片面,只能看到局部而非整体,缺乏全面掌握。
  9. 蜻蜓点水([qīng tíng diǎn shuǐ]):形容做事或学习只触及表面,不深入研究或探究。
  10. 浮光掠影([fú guāng lüè yǐng]):比喻对事物的了解或印象非常浅显,缺乏深入的体会。
  11. 管中窥豹([guǎn zhōng kuī bào]):比喻只能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无法了解全貌,视野狭窄。
  12. 坐井观天([zuò jǐng guān tiān]):比喻眼界狭小,只能看到有限的范围,缺乏全面的认识。
  13. 一叶障目([yī yè zhàng mù]):比喻被局部或表象所遮蔽,无法看到整体或真相。
  14. 皮毛之见([pí máo zhī jiàn]):指对事物的认识非常肤浅,仅停留在表面。
  15. 粗枝大叶([cū zhī dà yè]):形容做事或思考不细致,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16. 不伦不类([bù lún bù lèi]):形容事物或知识杂乱无章,缺乏条理和系统性。
  17. 东拼西凑([dōng pīn xī còu]):指将零散的东西拼凑在一起,缺乏整体性和内在联系。
  18. 零敲碎打([líng qiāo suì dǎ]):形容做事或学习零散、不系统,缺乏全面规划。
  19. 顾此失彼([gù cǐ shī bǐ]):指只顾及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缺乏整体统筹。
  20. 各自为政([gè zì wéi zhèng]):形容各自独立行事,缺乏统一和协调,无法形成整体。
  21. 杂乱无章([zá luàn wú zhāng]):指事物或知识没有条理,混乱不堪,缺乏系统性。
  22. 东拉西扯([dōng lā xī chě]):形容说话或做事没有重点,零散而无条理。
  23. 七零八落([qī líng bā luò]):形容事物零散、不完整,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
  24. 散兵游勇([sǎn bīng yóu yǒng]):比喻缺乏组织和统一,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合力。
  25. 支支吾吾([zhī zhī wú wú]):形容说话含糊不清,缺乏条理和清晰的表达。
  26. 语无伦次([yǔ wú lún cì]):指说话没有条理,前后不连贯,缺乏逻辑性。
  27. 张冠李戴([zhāng guān lǐ dài]):指把事情搞错或混淆,缺乏准确的理解和判断。
  28. 牵强附会([qiān qiáng fù huì]):指生硬地联系或解释事物,缺乏内在逻辑和合理性。
  29. 驴唇马嘴([lǘ chún mǎ zuǐ]):比喻说话或做事不对题,缺乏关联和条理。
  30. 牛头马面([niú tóu mǎ miàn]):比喻事物或表达混乱,不相匹配,缺乏一致性。
  31. 不三不四([bù sān bù sì]):形容事物或行为不伦不类,缺乏规范和条理。
  32. 东倒西歪([dōng dǎo xī wāi]):形容事物或状态混乱不堪,缺乏秩序和整齐。
  33. 毫无头绪([háo wú tóu xù]):指对事物毫无头绪,缺乏条理和方向感。
  34. 一塌糊涂([yī tā hú tú]):形容事物或情况混乱不堪,缺乏清晰的结构和逻辑。
  35. 狗屁不通([gǒu pì bù tōng]):指文章或道理完全不通顺,缺乏逻辑和条理。
  36. 隔靴搔痒([gé xuē sāo yǎng]):比喻做事或解决问题不得要领,缺乏深入的理解和针对性。
  37. 不痛不痒([bù tòng bù yǎng]):指做事或评论不触及实质,缺乏深入的分析和见解。
  38. 隔行如隔山([gé háng rú gé shān]):指不同领域之间差异很大,缺乏交叉理解和全面掌握。
  39. 井底之蛙([jǐng dǐ zhī wā]):比喻见识短浅,只能看到狭小范围,缺乏广阔视野。
  40. 夜郎自大([yè láng zì dà]):指孤陋寡闻却自以为是,缺乏对外界的全面认知。
  41. 只知其一([zhǐ zhī qí yī]):指只了解事物的某一方面,缺乏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42. 不明就里([bù míng jiù lǐ]):指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缺乏深入的探究和理解。
  43. 不识大体([bù shí dà tǐ]):指不了解整体情况或大局,缺乏全面的思考和判断。

融会贯通的详细解释

融会贯通(róng huì guàn tōng)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将各种知识或道理融合领会,达到透彻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的境界。这个词语强调的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砌,而是通过深入思考和实践,将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联系,形成系统性的认知。

 

从字面来看,融会贯通包含融会与贯通两个部分。融会指将不同事物融合在一起,消除隔阂;贯通则是透彻理解,能够举一反三。当一个人能够融会贯通时,往往能突破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

 

在实际应用中,融会贯通体现为学习能力的最高境界。比如学者研究问题时,不仅掌握相关理论,还能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艺术家创作时,既能继承传统技法,又能融入个人风格。这种能力需要通过长期积累和反复实践才能获得。

融会贯通的出处

融会贯通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