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正义的近义词(35个)

共找到 35 个正义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公正([gōng zhèng]):指处理事务公平合理,没有偏私,符合公理和道义。
  2. 公理([gōng lǐ]):指普遍认可的道理或准则,常用于强调公平和正确的原则。
  3. 正直([zhèng zhí]):形容人品端正,秉持道德,不偏不倚,行为符合正道。
  4. 正派([zhèng pài]):指人的品行端正,作风正直,符合道德规范。
  5. 正气([zhèng qì]):指一种刚正不阿的精神或气质,代表正直和道义的力量。
  6. 公道([gōng dào]):指公平合理的原则或态度,强调不偏不倚的处事方式。
  7. 廉正([lián zhèng]):指清廉正直,通常用于形容官员或个人品行高洁。
  8. 正大([zhèng dà]):指光明磊落,行为端正,符合道德和公理。
  9. 公义([gōng yì]):指公共的道义和公平,强调社会整体的道德准则。
  10. 端正([duān zhèng]):指态度、行为或品行符合正道,没有偏差或歪曲。
  11. 正理([zhèng lǐ]):指正确的道理或原则,常用于强调符合道德的判断。
  12. 公允([gōng yǔn]):指公平合理,没有偏见,处理事情符合公理。
  13. 正经([zhèng jīng]):指行为或态度严肃认真,符合规范和道德标准。
  14. 正道([zhèng dào]):指正确的道路或方法,符合道德和公理的方向。
  15. 公平([gōng píng]):指处事不偏不倚,符合公平的原则和标准。
  16. 正德([zhèng dé]):指端正的品德,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准则。
  17. 正风([zhèng fēng]):指端正的风气,常用于形容社会或团体的良好氛围。
  18. 正心([zhèng xīn]):指端正内心,保持纯正的思想和道德观念。
  19. 正行([zhèng xíng]):指行为端正,符合道德和规范的要求。
  20. 正念([zhèng niàn]):指正确的思想或信念,保持内心的纯正和善良。
  21. 正性([zhèng xìng]):指本性纯正,内心符合道德和善良的标准。
  22. 正轨([zhèng guǐ]):指正确的轨道或方向,常用于形容事物发展符合规范。
  23. 正统([zhèng tǒng]):指符合主流或正宗的观念、传统或原则。
  24. 正本([zhèng běn]):指端正根本,强调从源头上符合道德和规范。
  25. 正言([zhèng yán]):指言辞端正,言语符合道理和道德标准。
  26. 正视([zhèng shì]):指以正确的态度看待事物,不回避问题,秉持公理。
  27. 正身([zhèng shēn]):指端正自身行为,保持品行和道德的纯正。
  28. 正业([zhèng yè]):指从事正当的职业或事业,符合道德和社会规范。
  29. 正品([zhèng pǐn]):指品行端正,也可指符合标准的事物或人。
  30. 正色([zhèng sè]):指态度严肃认真,言行符合规范和道德。
  31. 正则([zhèng zé]):指正确的规则或准则,强调符合道德的规范。
  32. 公平合理([gōng píng hé lǐ]):指处事符合公理和逻辑,不偏不倚,合乎常理。
  33. 光明磊落([guāng míng lěi luò]):形容为人坦荡正直,行为没有隐瞒或不端之处。
  34. 刚正不阿([gāng zhèng bù ē]):形容人品刚强正直,不屈服于压力,坚守道义。
  35. 大公无私([dà gōng wú sī]):指完全以公众利益为重,没有任何私心杂念。

正义的详细解释

正义(zhèng yì)是人类社会长期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指符合道德标准和法律规范的行为准则与判断标准。它体现为对公平、公正的维护,以及对错误行为的纠正与惩处。

 

从伦理学角度看,正义强调个体权利与社会利益的平衡。当个人或群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义要求通过合理方式恢复其应得的状态,这种恢复可能是物质补偿,也可能是精神层面的平反。

 

在法律层面,正义表现为程序正当与实体公正的统一。它既要求司法过程公开透明,也要求裁判结果符合事实与法理。失去正义支撑的法律制度,将难以获得公众的信任与遵从。

 

东西方文化对正义的理解存在差异。儒家强调仁爱基础上的正义,西方哲学更侧重契约精神与权利保护。但无论哪种文化传统,正义始终被视为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石。

正义的出处

正义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