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忽视的反义词(39个)

共找到 39 个忽视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重视([zhòng shì]):对某事物给予高度关注,认为其具有重要价值或意义,常用于表示认真对待的态度。
  2. 关注([guān zhù]):密切留意或关心某事物,表示对其动态或发展保持持续的兴趣。
  3. 注重([zhù zhòng]):在行为或思维中对某事物格外看重,强调其重要性。
  4. 看重([kàn zhòng]):对某人或某事抱有重视的态度,认为其有价值或值得关注。
  5. 珍视([zhēn shì]):对某事物怀有珍爱和看重的心情,常用于形容对情感或物品的重视。
  6. 在意([zài yì]):对某事物或情况表示关心,表现出重视的态度。
  7. 器重([qì zhòng]):对某人或某物的能力和价值给予高度评价,常用于人才或重要事务。
  8. 垂青([chuí qīng]):对某人或某事表示青睐和看重,多用于形容对人才的赏识。
  9. 正视([zhèng shì]):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面对某事物,不回避其重要性或问题。
  10. 留心([liú xīn]):对某事物保持关注和细心观察,避免遗漏关键信息。
  11. 上心([shàng xīn]):对某事表现出关心和专注,常用于口语中表示认真对待。
  12. 体贴([tǐ tiē]):对他人需求或感受给予细致的关注和关怀,体现重视的态度。
  13. 挂念([guà niàn]):对某人或某事心中牵挂,常表示深切的关心。
  14. 眷顾([juàn gù]):对某人或某事表示特别的关怀或青睐,常带有情感色彩。
  15. 顾及([gù jí]):在行动或决策中考虑到某方面的因素,表现出关注的态度。
  16. 珍重([zhēn zhòng]):对某事物或关系表示非常看重,常用于表达珍爱之情。
  17. 敬重([jìng zhòng]):对某人或某物怀有尊敬和重视,常用于形容对品德或价值的认可。
  18. 爱惜([ài xī]):对某事物或人怀有珍爱和保护的心情,体现出重视的态度。
  19. 关注([guān zhù]):对某事物保持持续的兴趣和观察,常用于信息获取或动态了解。
  20. 留神([liú shén]):对周围事物保持警觉和关注,避免疏漏或失误。
  21. 当心([dāng xīn]):对可能的风险或问题保持警惕,表示一种关注和小心。
  22. 介意([jiè yì]):对某事物或情况表现出关心或敏感,体现出在乎的态度。
  23. 赏识([shǎng shí]):对某人的才能或价值表示认可和看重,常用于上级对下级的评价。
  24. 看顾([kàn gù]):对某人或某事给予照料和关注,常带有保护或关怀的意味。
  25. 顾念([gù niàn]):对某人或某事怀有挂念和关怀,常用于表示对关系的重视。
  26. 垂爱([chuí ài]):对某人表示特别的喜爱和看重,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27. 青睐([qīng lài]):对某人或某物表现出偏爱和重视,常用于形容好感或认可。
  28. 瞩目([zhǔ mù]):对某事物给予特别的关注和注视,常用于形容引人注目的事物。
  29. 侧重([cè zhòng]):在某一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或资源,体现出优先考虑的态度。
  30. 刮目([guā mù]):对某人或某事表示重新认识和重视,常用于形容改变看法后的关注。
  31. 珍爱([zhēn ài]):对某人或某物怀有深切的喜爱和看重,常用于情感表达。
  32. 看视([kàn shì]):对某事物给予关注和审视,常用于表示认真对待的态度。
  33. 着重([zhuó zhòng]):在某方面特别强调或给予更多关注,常用于表达优先级。
  34. 垂注([chuí zhù]):对某事物表示特别的关注和注视,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语境。
  35. 审视([shěn shì]):对某事物进行仔细观察和思考,体现出认真对待的态度。
  36. 关怀([guān huái]):对他人或事物表示深切的关心和爱护,体现出重视的情感。
  37. 关注点([guān zhù diǎn]):对某一具体问题或方面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和留意,常用于讨论焦点问题。
  38. 高度重视([gāo dù zhòng shì]):对某事物给予极高的关注和重视,常用于正式场合或重要事务。
  39. 格外重视([gé wài zhòng shì]):对某事物表现出超出一般的关注和看重,常用于强调态度。

忽视的详细解释

忽视(hū shì)指的是对某人或某事没有给予应有的注意或重视,表现为有意或无意的忽略。这种行为可能是由于注意力分散、主观偏见或客观条件限制造成的,往往会导致重要信息被遗漏或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在日常交往中,忽视他人的感受容易造成关系紧张。比如父母忽视孩子的情绪需求,可能影响其心理健康。工作中忽视细节则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这种态度往往反映出责任心的缺失。

 

与故意无视不同,忽视有时是潜意识的行为。现代社会信息过载,人们更容易忽视那些看似不重要的事物。但许多创新恰恰来自对常被忽视的细节的重新发现。

忽视的出处

忽视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