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尊重的反义词(52个)

共找到 52 个尊重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轻视([qīng shì]):对他人或事物持轻蔑态度,不予重视或看重。
  2. 蔑视([miè shì]):对人或事表现出极度的不屑和鄙视,毫无敬意。
  3. 鄙视([bǐ shì]):以高高在上的态度看不起他人,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情感。
  4. 侮辱([wǔ rǔ]):通过言语或行为对他人进行贬低和伤害,缺乏基本的礼貌。
  5. 羞辱([xiū rǔ]):用言辞或行动使他人感到难堪和耻辱,毫不顾及对方的感受。
  6. 怠慢([dài màn]):对人态度冷淡或不热情,缺乏应有的礼节和关注。
  7. 无视([wú shì]):完全不予理会或重视,将他人或事物置之不理。
  8. 忽视([hū shì]):对人或事缺乏关注和在意,不予应有的考虑。
  9. 小看([xiǎo kàn]):低估他人的能力和价值,表现出轻蔑的态度。
  10. 小觑([xiǎo qú]):对他人或事物不以为然,认为不值得重视。
  11. 贬低([biǎn dī]):通过言辞或态度降低他人的地位或价值,缺乏应有的认可。
  12. 看轻([kàn qīng]):对人或事不予重视,认为不值得认真对待。
  13. 看低([kàn dī]):以轻视的眼光看待他人,觉得对方不重要或不值得关注。
  14. 慢待([màn dài]):对人态度不够热情或礼貌,显得不够周到。
  15. 冷落([lěng luò]):对他人不予热情接待或关注,使人感到被忽视。
  16. 歧视([qí shì]):基于偏见对某些人或群体持不公平的态度,缺乏平等对待。
  17. 排斥([pái chì]):对某些人或事物持拒绝态度,不予接纳或重视。
  18. 不屑([bù xiè]):对人或事表现出轻蔑和不以为然的态度。
  19. 厌弃([yàn qì]):对人或事物感到厌恶并加以抛弃,毫无珍视之意。
  20. 唾弃([tuò qì]):对某些人或行为表示极端的鄙视和厌恶。
  21. 嘲笑([cháo xiào]):以取笑的方式对待他人,缺乏基本的礼貌和善意。
  22. 讥讽([jī fěng]):用尖刻的语言嘲弄他人,带有明显的轻蔑意味。
  23. 嘲弄([cháo nòng]):以戏弄或取笑的方式对待他人,显得不严肃。
  24. 戏弄([xì nòng]):以开玩笑或不认真的态度对待他人,缺乏真诚。
  25. 凌辱([líng rǔ]):通过行为或言语对他人进行羞辱和欺凌。
  26. 践踏([jiàn tà]):比喻对他人尊严或权利的无情侵犯和摧残。
  27. 亵渎([xiè dú]):对神圣或重要的事物表现出不敬和玷污的态度。
  28. 诋毁([dǐ huǐ]):用恶意的言语攻击他人,试图降低对方的名誉。
  29. 中伤([zhòng shāng]):用不实的言论损害他人的名声或形象。
  30. 污蔑([wū miè]):通过捏造事实或恶意攻击来损害他人的声誉。
  31. 不齿([bù chǐ]):对某些人或行为极为鄙视,认为不值得一提。
  32. 鄙薄([bǐ báo]):对人或事持轻视和不屑的态度,认为毫无价值。
  33. 轻慢([qīng màn]):态度轻率而缺乏礼貌,对他人不够重视。
  34. 薄待([bó dài]):对人态度冷淡,缺乏热情和周到的关怀。
  35. 冷眼([lěng yǎn]):以冷漠或轻蔑的眼光看待他人,毫无善意。
  36. 不理([bù lǐ]):对他人或事物置之不理,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
  37. 漠视([mò shì]):对人或事漠不关心,完全不予理会或关注。
  38. 轻侮([qīng wǔ]):以轻蔑的态度对待他人,显得不以为意。
  39. 羞耻([xiū chǐ]):通过言行使他人感到难堪或丢脸,缺乏善意。
  40. 不敬([bù jìng]):对人或事物缺乏应有的礼貌和敬意。
  41. 轻忽([qīng hū]):对重要的人或事不够重视,态度随便。
  42. 藐视([miǎo shì]):以极度轻蔑的态度看待他人,认为不值一提。
  43. 倨傲([jù ào]):态度傲慢而缺乏谦逊,对他人不予礼遇。
  44. 侮慢([wǔ màn]):对人表现出轻蔑和不礼貌的态度。
  45. 傲慢([ào màn]):态度高傲而缺乏谦虚,对他人显得不屑一顾。
  46. 狂妄([kuáng wàng]):言行自大而缺乏对他人应有的礼貌和重视。
  47. 猖狂([chāng kuáng]):态度嚣张而无视他人,显得极为放肆。
  48. 放肆([fàng sì]):言行毫无顾忌,缺乏对他人应有的礼节。
  49. 唐突([táng tū]):言行冒失而缺乏礼貌,显得不够得体。
  50. 冒犯([mào fàn]):言行触犯他人,缺乏对对方感受的考虑。
  51. 顶撞([dǐng zhuàng]):用言语或态度对抗他人,显得不够恭顺。
  52. 冒失([mào shī]):行为或言语不够谨慎,显得对他人不够在意。

尊重的详细解释

尊重(zūn zhòng)是人类社会交往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之一,它体现为对他人人格、权利和选择的认可与重视。这种态度既包含理性的认知,也包含情感上的接纳,是维系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纽带。

 

从行为层面看,尊重表现为礼貌的言行举止,比如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更深层次的尊重则体现在能够理解并包容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即使这些与自己的观念存在差异。

 

在职场环境中,尊重意味着平等对待每位同事,认可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贡献。在教育领域,尊重表现为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尊重教师的专业指导。

 

真正的尊重不是表面上的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平等相待。它既不需要刻意讨好,也不应该居高临下,而是在保持自我尊严的同时,也维护他人的尊严。

尊重的出处

尊重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