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公开的反义词(35个)

共找到 35 个公开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保密([bǎo mì]):指将信息或内容隐藏起来,不让外人知晓,通常用于保护重要或敏感的事项。
  2. 私密([sī mì]):指个人或小范围内的秘密事项,不对外界展示或分享,具有隐蔽性。
  3. 隐秘([yǐn mì]):指隐藏得很深,不易被发现或了解的状态,常用于描述不为人知的事情。
  4. 隐蔽([yǐn bì]):指隐藏起来,不显露于外,常用于形容地点或行为的低调性质。
  5. 封闭([fēng bì]):指隔绝外界联系,限制信息或资源的流通,处于不开放的状态。
  6. 私下([sī xià]):指在非正式或不为人知的场合进行,通常带有一定的隐秘性。
  7. 内幕([nèi mù]):指内部不为人知的情况或真相,通常不对外界透露。
  8. 秘密([mì mì]):指不为人知或不对外界展示的信息,常带有需要保护的特性。
  9. 私密([sī mì]):指属于个人或小范围的隐秘内容,不适合对外界分享。
  10. 机密([jī mì]):指极为重要的信息,通常涉及安全或利益,需要严格保护不外泄。
  11. 低调([dī diào]):指行事或表现不张扬、不引人注目的态度或方式。
  12. 掩盖([yǎn gài]):指将某些事实或信息隐藏起来,不让他人察觉或了解。
  13. 隐藏([yǐn cáng]):指将事物或信息藏起来,使其不被外界发现或知晓。
  14. 遮掩([zhē yǎn]):指通过某种方式将真相或事实掩盖住,不让他人看到或了解。
  15. 封锁([fēng suǒ]):指限制信息或资源的流通,使其无法被外界获取或接触。
  16. 内敛([nèi liǎn]):指性格或行为不外露,倾向于将情绪或想法藏在内心。
  17. 掩饰([yǎn shì]):指通过言行或手段隐藏真实情况或情感,不让他人察觉。
  18. 暗藏([àn cáng]):指将事物或意图隐藏在不易察觉的地方,不显露于外。
  19. 潜伏([qián fú]):指隐藏自己的存在或意图,暗中等待时机或行动。
  20. 私藏([sī cáng]):指个人将某些物品或信息隐藏起来,不与他人分享。
  21. 埋藏([mái cáng]):指将事物深藏于某处,使其不易被发现或知晓。
  22. 遮盖([zhē gài]):指用某种方式将事实或真相掩盖住,不让外界察觉。
  23. 隐匿([yǐn nì]):指将自己或事物隐藏起来,使其不被他人发现或找到。
  24. 藏匿([cáng nì]):指将人或物隐藏在某处,以避免被发现或知晓。
  25. 内藏([nèi cáng]):指将事物隐藏在内部,不显露于外表或表面。
  26. 暗中([àn zhōng]):指在不为人知或不显眼的情况下进行,具有隐秘性质。
  27. 背地([bèi dì]):指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私下进行,常带有隐蔽性。
  28. 私自([sī zì]):指未经许可或不对外界说明的情况下,独自进行某事。
  29. 暗地([àn dì]):指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或情况下进行,带有隐秘的特性。
  30. 密闭([mì bì]):指完全封闭,不让信息或事物外泄,具有严格的隔离性。
  31. 隐晦([yǐn huì]):指表达或内容不直白,隐藏真实含义,难以让人直接理解。
  32. 不露声色([bù lù shēng sè]):指不将内心想法或情绪表露出来,保持平静或低调的状态。
  33. 秘而不宣([mì ér bù xuān]):指知道某些事情但不对外界说出来,保持隐秘的态度。
  34. 守口如瓶([shǒu kǒu rú píng]):形容对某些信息严格保密,不向任何人透露的态度。
  35. 韬光养晦([tāo guāng yǎng huì]):指隐藏自己的才能或意图,低调行事以等待时机。

公开的详细解释

公开(gōng kāi)是一个常用汉语词汇,指将原本不为人知的信息、活动或状态向外界展示或披露的行为。这个词通常用于描述政府、组织或个人主动将信息透明化的过程,体现开放性和可监督性。

 

在行政领域,公开往往与政务透明化相关,比如公开招标、公开听证等。这些做法有助于保障公众知情权,防止暗箱操作。现代法治社会普遍要求行政机关公开行使权力,接受社会监督。

 

从传播学角度看,公开意味着信息从封闭状态进入公共领域。新闻报道、社交媒体分享都是典型的信息公开行为。这种公开可能带来正面的舆论监督,也可能引发隐私泄露等风险。

 

日常生活中,公开可以指个人主动展示某些私人事务,比如公开恋情、公开道歉等。这类行为往往需要权衡个人隐私与社会期待之间的关系。

公开的出处

公开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