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心灵的反义词(33个)

共找到 33 个心灵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肉体([ròu tǐ]):指人的身体或物质存在,与精神层面的概念相对,强调物理上的实体部分。
  2. 躯壳([qū qiào]):指人的身体外壳,常用来比喻缺乏精神内涵的空洞存在,与内在思想相对。
  3. 外表([wài biǎo]):指事物的表面或外在形象,与内在的情感或思想形成对比。
  4. 形体([xíng tǐ]):指人的身体形态或外在结构,强调可见的物理部分,与精神相对。
  5. 物质([wù zhì]):指有形的东西或客观存在的实体,与精神或意识层面形成对立。
  6. 皮囊([pí náng]):常用来指人的外在躯体,带有轻视意味,强调外在而非内在思想。
  7. 外在([wài zài]):指事物表面或外部特征,与内在的情感或精神世界相对。
  8. 俗世([sú shì]):指世俗的生活或现实世界,与高尚的精神追求形成对比。
  9. 世俗([shì sú]):指普通的、世间的观念或行为,常与超脱的精神状态相对。
  10. 现实([xiàn shí]):指客观存在的事物或生活环境,与理想化的精神世界形成反差。
  11. 凡尘([fán chén]):指世间的琐碎事务或俗事,与超然的精神境界相对立。
  12. 俗气([sú qì]):指缺乏高雅或精神追求的特质,与纯净的内心世界形成对比。
  13. 粗俗([cū sú]):指言行举止缺乏修养,与高雅的精神层次相对。
  14. 市井([shì jǐng]):指普通民众的生活环境或状态,常与高远的精神追求相对。
  15. 庸俗([yōng sú]):指平庸而缺乏高雅情趣的特质,与高尚的内心追求相对。
  16. 浅薄([qiǎn báo]):指思想或见识缺乏深度,与深刻的内心世界形成对比。
  17. 浮浅([fú qiǎn]):指思想或情感不够深厚,与深邃的内在世界相对。
  18. 空洞([kōng dòng]):指缺乏内涵或实质内容,与充实的精神状态形成对比。
  19. 虚伪([xū wěi]):指言行不真诚,与真挚的内心情感相对立。
  20. 冷漠([lěng mò]):指情感上的淡漠或无动于衷,与温暖的内心关怀相对。
  21. 麻木([má mù]):指情感或意识的迟钝,与敏感的内心感受形成对比。
  22. 无情([wú qíng]):指缺乏感情或关怀,与充满情感的内心世界相对。
  23. 冷酷([lěng kù]):指态度或行为缺乏温情,与柔和的内心情感形成对比。
  24. 自私([zì sī]):指只顾自身利益,与无私的精神境界相对立。
  25. 贪婪([tān lán]):指对物质或利益的过度追求,与高尚的精神追求形成对比。
  26. 卑劣([bēi liè]):指品行低下,与高洁的内心品质相对。
  27. 恶毒([è dú]):指心肠狠毒或恶意,与善良的内在本质形成对比。
  28. 狭隘([xiá ài]):指胸怀或视野的局限,与开阔的内心世界相对。
  29. 偏执([piān zhí]):指思想固执而缺乏包容,与开放的精神状态形成对比。
  30. 顽固([wán gù]):指思想或态度僵化,与灵活的内心认知相对。
  31. 物质主义([wù zhì zhǔ yì]):指过于追求物质享受或利益的观念,与精神层面的追求形成对立。
  32. 利欲熏心([lì yù xūn xīn]):形容被利益或欲望蒙蔽内心,与纯净的精神状态相对。
  33. 追名逐利([zhuī míng zhú lì]):指一味追求名利,与淡泊的精神境界形成对比。

心灵的详细解释

心灵(xīn líng)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核心概念,指代思想、情感和意识的综合载体。它超越物理器官的局限,承载着个体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心灵的存在使人具备反思、共情和创造等高级心理活动。

 

从哲学角度看,心灵与物质构成二元对立,是主观体验的源泉。当人们说打开心灵时,往往指放下心理防御,展现真实的自我。这种开放性使人与人之间能够建立深层的情感联结。

 

在文学艺术领域,心灵常被比喻为需要耕耘的花园或需要照明的暗室。一个健康的心灵应当保持活力与平衡,既能敏锐感知外界,又能维持内在的稳定。这种平衡状态往往通过自我觉察和修养来实现。

心灵的出处

心灵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