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颠三倒四的近义词(44个)

共找到 44 个颠三倒四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语无伦次([yǔ wú lún cì]):形容说话没有条理,缺乏逻辑,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令人难以理解。
  2. 前言不搭后语([qián yán bù dā hòu yǔ]):指说话内容前后不连贯,缺乏一致性,让人摸不着头脑。
  3. 杂乱无章([zá luàn wú zhāng]):形容事物或语言没有条理,显得混乱不堪,缺乏系统性。
  4. 东拉西扯([dōng lā xī chě]):指说话或做事没有重点,内容零散,想到什么说什么。
  5. 胡言乱语([hú yán luàn yǔ]):形容说话没有根据,内容荒唐或没有逻辑性。
  6. 张冠李戴([zhāng guān lǐ dài]):指把事情或概念弄混淆,搞错对象或顺序,显得不伦不类。
  7. 颠倒黑白([diān dǎo hēi bái]):指故意混淆是非,歪曲事实,把对的说成错的,错的说成对的。
  8. 本末倒置([běn mò dào zhì]):指把主要和次要的关系搞反了,忽视了事情的根本或重点。
  9. 乱七八糟([luàn qī bā zāo]):形容事物或语言非常混乱,没有任何条理或规矩可言。
  10. 不伦不类([bù lún bù lèi]):指事物或表达方式不合常规,既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显得怪异。
  11. 牛头不对马嘴([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形容说话或回答完全不搭调,前后内容毫不相关。
  12. 颠倒错乱([diān dǎo cuò luàn]):指顺序或逻辑被完全打乱,显得毫无章法可言。
  13. 指鹿为马([zhǐ lù wéi mǎ]):比喻故意混淆真相,颠倒事实,令人难以分辨。
  14. 颠来倒去([diān lái dào qù]):形容反复无常或顺序混乱,缺乏明确的方向或逻辑。
  15. 错乱无序([cuò luàn wú xù]):指事物或思路没有规律,显得杂乱且缺乏条理。
  16. 主次不分([zhǔ cì bù fēn]):指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处理问题时没有优先顺序。
  17. 混淆不清([hùn xiáo bù qīng]):指概念或事实被搞混,难以分辨清楚,显得模糊。
  18. 条理不清([tiáo lǐ bù qīng]):形容说话或做事缺乏逻辑性,内容或步骤显得混乱。
  19. 逻辑混乱([luó jí hùn luàn]):指思维或表达没有清晰的因果关系,显得没有头绪。
  20. 前后矛盾([qián hòu máo dùn]):指说话或行为自相矛盾,内容无法自圆其说。
  21. 一塌糊涂([yī tā hú tú]):形容事情或表达极其混乱,毫无章法可言。
  22. 七零八落([qī líng bā luò]):形容事物散乱不整齐,缺乏统一的组织或顺序。
  23. 颠倒次序([diān dǎo cì xù]):指把原来的顺序搞反了,显得不合常理或逻辑。
  24. 杂乱无序([zá luàn wú xù]):指事物或语言没有规律可循,显得非常混乱。
  25. 语焉不详([yǔ yān bù xiáng]):指说话内容模糊不清,缺乏明确的表达或逻辑。
  26. 支离破碎([zhī lí pò suì]):形容事物或语言零散不完整,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
  27. 东倒西歪([dōng dǎo xī wāi]):原本形容姿态不稳,此处引申为思路或表达不正,显得混乱。
  28. 颠倒轻重([diān dǎo qīng zhòng]):指把重要和次要的关系搞反,处理事情时缺乏判断。
  29. 毫无头绪([háo wú tóu xù]):形容完全找不到方向或逻辑,显得非常混乱。
  30. 颠倒因果([diān dǎo yīn guǒ]):指把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搞反,逻辑上不成立。
  31. 乱无头绪([luàn wú tóu xù]):指事物或思路非常混乱,找不到任何线索或方向。
  32. 东拼西凑([dōng pīn xī còu]):指内容或事物是从各处拼凑而来,显得不协调且缺乏条理。
  33. 驴唇不对马嘴([lǘ chún bù duì mǎ zuǐ]):形容说话或回答完全不相关,内容风马牛不相及。
  34. 乱说一气([luàn shuō yī qì]):指说话没有章法,随口乱讲,缺乏逻辑和条理。
  35. 毫无章法([háo wú zhāng fǎ]):形容做事或表达没有规则和方法,显得杂乱无序。
  36. 颠倒顺序([diān dǎo shùn xù]):指把事情的先后次序搞反,显得不合常理。
  37. 不合逻辑([bù hé luó jí]):指表达或行为缺乏合理的因果关系,显得混乱。
  38. 胡说八道([hú shuō bā dào]):指说话没有根据,内容荒谬,缺乏条理和可信度。
  39. 乱七八糟([luàn qī bā zāo]):形容事物或语言非常混乱,没有任何条理或规矩可言。
  40. 混淆视听([hùn xiáo shì tīng]):指故意制造混乱,让人分不清真相,迷失方向。
  41. 颠倒主次([diān dǎo zhǔ cì]):指把主要和次要的关系搞反,处理问题时失去重点。
  42. 信口开河([xìn kǒu kāi hé]):指随便乱说,没有根据,内容缺乏逻辑和条理。
  43. 乱套([luàn tào]):指事物或秩序完全失去控制,显得非常混乱。
  44. 混乱([hùn luàn]):指状态或思维没有条理,显得杂乱无章。

颠三倒四的详细解释

颠三倒四(diān sān dǎo sì)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形容说话或做事没有条理,杂乱无章,前后矛盾。这个词语的字面意思是把三和四的顺序弄颠倒了,引申为思维混乱或行为无序的状态。

 

当一个人说话颠三倒四时,往往表现为逻辑不清,前言不搭后语,让人难以理解其真实意图。这种情况可能由于紧张、思维混乱或表达能力不足造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这个词语来形容那些语无伦次、思路不清的人或事。

 

做事颠三倒四则指行为缺乏条理,步骤混乱,常常把事情搞砸。比如一个人做饭时先放调料后洗菜,或者工作时先处理细节再考虑整体,都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这种行为方式往往导致效率低下,容易出错。

颠三倒四的出处

颠三倒四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