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句

过犹不及的造句(40个)

共有 40 个过犹不及的造句/例句,分别如下:

  1. 做事要有度,过犹不及
  2. 学习要适度,过犹不及
  3. 饮食宜有节,过犹不及
  4. 用力过猛,则过犹不及
  5. 赞美要适度,过犹不及
  6. 善待自己,过犹不及
  7. 凡事讲究分寸,过犹不及
  8. 训练身体需要适度,过犹不及
  9. 追求完美也需适量,切莫过犹不及
  10. 锻炼身体虽然重要,但过犹不及
  11. 下雨虽好,但若久降,亦是过犹不及
  12. 关心他人没错,过犹不及却让人负担。
  13. 节俭固然美德,吝啬却是过犹不及
  14. 孩子太宠溺,容易过犹不及,反而影响成长。
  15. 友情需要关心,但过犹不及,反显做作。
  16. 亲近自然是好事,过犹不及则会破坏生态。
  17. 父母对孩子的关爱要适度,切勿过犹不及
  18. 过犹不及,做事半途而废,和矫枉过正一样不可取。
  19. 学习时间安排必须均衡,过犹不及容易导致反效果。
  20. 工作追求效率是对的,但一味追求就是过犹不及
  21. 生活中的许多道理,如饮食、锻炼,都讲究一个度,过犹不及
  22.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分寸,过犹不及,有时比不足还要糟糕。
  23. 节省当然重要,然而极端节约反而适得其反,这就是过犹不及
  24. 在沟通中,坦诚很关键,可太直率可能会伤人,这就是过犹不及
  25. 孩子的成长需要引导,但限制太多反而压抑天性,属于过犹不及
  26. 追求完美固然值得肯定,可如果过分苛求自己就成了过犹不及
  27. 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摄取过多某一类营养反而属于过犹不及
  28. 健康是好事,但对健康的过分追求,有时反而过犹不及,影响快乐。
  29. 爱情需要双方的付出,可一方付出过度,可能会变成了过犹不及
  30. 在给予帮助时,如果不分场合和需求,盲目帮助也会变成过犹不及
  31. 对孩子严格要求有助成长,但若要求过多,是典型的过犹不及,这样反而让孩子压力过大。
  32. 遇事冷静处理固然可取,但若过于冷漠或事事都退让,也许会适得其反,正是过犹不及的范例。
  33. 当朋友遇到困难,适当劝导能帮助他们解开心结,但如果劝说过了头,就是过犹不及,让人反感。
  34. 追求事业上的成功是每个人的梦想,不过如果将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在工作上,也许就是过犹不及
  35. 环境保护极为重要,但某些极端的保护行为可能影响正常生活,这种情况下也是过犹不及的体现。
  36. 父母为孩子规划将来是可以理解的,但事事都要插手,缺乏自由空间,就会变成了过犹不及
  37. 健康饮食的理念值得提倡,但有些人过度拒绝某类食物,这种极端行为就是过犹不及,不利于身体健康。
  38. 工作加班偶尔可取,展现敬业精神,但是常常无节制地加班,日积月累就是过犹不及,最后反而影响效率。
  39. 生活中,无论是处理人际关系还是追求事业成功,都需要掌握分寸,切记过犹不及,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40. 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保持健康,但如果训练时间过长强度过大,反而容易造成运动损伤,这便是过犹不及的表现。

过犹不及的详细解释

过犹不及(guò yóu bù jí)出自《论语·先进》,指事情做得过头和做得不够同样不合适。这个成语蕴含着儒家推崇的中庸之道,强调为人处世要把握恰当分寸。

 

从字面理解,过犹不及中过表示超过限度,犹是如同的意思,不及则指达不到标准。两者虽然方向相反,但都会导致不理想的结果。就像浇水太多会让植物烂根,浇水不足又会使植物枯萎,适度才是关键。

 

在实际运用中,过犹不及提醒我们处理问题要避免极端化。比如教育孩子时,过分严厉会扼杀天性,过度溺爱又不利于成长;工作中,激进冒进可能带来风险,过分保守则会错失机遇。

 

这个成语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它告诉我们追求完美时要注意平衡,实施改革时要把握节奏,表达情感时要掌握火候。过犹不及的智慧,正是中国文化讲究的恰到好处。

过犹不及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