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时的反义词(17个)
共找到 17 个准时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 迟到
- 延误
- 拖延
- 晚点
- 误点
- 误时
- 延时
- 滞后
- 延期
- 逾期
- 晚到
- 超时
- 延后
- 误期
- 推迟
- 姗姗来迟
- 迟迟未到
所有近义词释义
- 迟到 :指没有在约定的时间到达,晚于预期的时间点。
- 延误 :指由于某些原因未能按原定计划进行或到达,时间上有所推迟。
- 拖延 :指故意或无意地推迟某事的时间,未能按时完成或到达。
- 晚点 :通常用于交通工具或活动未能在预定时刻开始或到达。
- 误点 :指因为失误或意外而未能按照预定时刻进行或到达。
- 误时 :指由于疏忽或其他原因而错过了预定的时间。
- 延时 :指时间被延长或推迟,未能在原定时刻完成或到达。
- 滞后 :指在时间或进度上落后于预期或计划。
- 延期 :指将原定的时间向后推迟,未能在预期时刻进行。
- 逾期 :指超过了规定的或约定的时间期限。
- 晚到 :指到达的时间晚于约定的或期望的时刻。
- 超时 :指超过了规定的时间限制或预期的时间范围。
- 延后 :指将时间向后推迟,未按原计划进行。
- 误期 :指由于疏忽或意外而错过了预定的时间期限。
- 推迟 :指将原定的时间向后移动,未能按预期进行。
- 姗姗来迟 :形容到达的时间比预期的要晚,通常带有轻微的责备或调侃意味。
- 迟迟未到 :指长时间未能到达,时间上远远晚于预期。
准时的详细解释
准时(zhǔn shí)是一个常用的汉语词汇,用来描述严格遵守预定时间的行为或状态。这个词由准和时两个字组成,准表示准确、精确,时表示时间,合起来就是时间上准确无误的意思。
在日常生活中,准时往往体现为按照约定或规定的时间到达、完成或开始。比如准时参加会议、准时提交作业、准时发车等。这种行为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个人责任感和纪律性的表现。
从更广泛的角度看,准时反映了一个人或组织的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在现代社会,时间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能否做到准时往往直接影响工作成效和人际关系。许多文化都将准时视为一种美德,认为这是诚信和可靠的重要体现。
需要注意的是,准时的标准可能因场合而异。有些场合要求严格准时,分秒不差;有些场合则允许一定的时间弹性。但无论如何,保持准时的习惯都是值得提倡的。
准时的出处
- 赵尔巽等《清史稿》:每逢朝会,百官皆须准时入朝,不得有误,以示朝廷之威严与法度,若有迟到者,轻则罚俸,重则革职。
- 张廷玉等《明史》:太祖尝诏谕群臣,凡有军机大事,务必准时禀报,不得延误,否则以怠慢论罪,严惩不贷,以保国家安危。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宗谓房玄龄曰,治国如治家,凡事需有条理,臣子当准时奉命,不可稍有懈怠,方能使政令通达。
- 班固《汉书》:朝廷设漏刻以计时,百官上朝须准时而至,若有违者,御史必纠之,以正纲纪,示天下以法度之严。
准时的例句
- 他每天都准时到达办公室,从不迟到。
- 请确保明天早上八点准时参加会议,不要有任何延误。
- 公交车总是准时发车,让乘客感到非常方便。
- 老师要求我们必须准时交作业,否则会扣分。
- 这场重要的活动将在晚上七点整准时开始,请大家提前到场做好准备。
- 她以准时著称,从来不会让别人等待。
- 无论天气如何,快递员总是能准时将包裹送到客户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