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信誓旦旦的反义词(50个)

共找到 50 个信誓旦旦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犹豫不决([yóu yù bù jué]):指在做决定时拿不定主意,迟疑不定的状态,与信守承诺的坚定态度相反。
  2. 朝三暮四([zhāo sān mù sì]):比喻反复无常,主意多变,缺乏坚定的立场。
  3. 三心二意([sān xīn èr yì]):形容心思不集中,意志不坚定,容易改变想法。
  4. 反复无常([fǎn fù wú cháng]):指行为或态度变化无常,没有固定的原则或承诺。
  5. 出尔反尔([chū ěr fǎn ěr]):指说话或做事前后矛盾,言而无信。
  6. 见异思迁([jiàn yì sī qiān]):看到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有的想法,形容意志不坚定。
  7. 朝秦暮楚([zhāo qín mù chǔ]):比喻立场不稳,经常改变态度或忠诚的对象。
  8. 首鼠两端([shǒu shǔ liǎng duān]):比喻在两方之间犹豫不定,无法做出明确的选择。
  9. 举棋不定([jǔ qí bù dìng]):形容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10. 心猿意马([xīn yuán yì mǎ]):形容心思不定,意志不集中,容易动摇。
  11. 轻诺寡信([qīng nuò guǎ xìn]):指轻易许下承诺却很少兑现,缺乏诚信。
  12. 言而无信([yán ér wú xìn]):指说话不算数,不履行自己说过的话。
  13. 食言而肥([shí yán ér féi]):比喻不守信用,许下的诺言没有兑现。
  14. 背信弃义([bèi xìn qì yì]):指违背承诺,抛弃道义,与诚信相悖。
  15. 朝令夕改([zhāo lìng xī gǎi]):形容政策或决定反复变化,没有一贯性。
  16. 优柔寡断([yōu róu guǎ duàn]):指做事犹豫,缺乏果断,难以坚持自己的立场。
  17. 犹豫不定([yóu yù bù dìng]):形容在决策时迟疑,缺乏坚定的决心。
  18. 三令五申([sān lìng wǔ shēn]):虽然表面上反复强调,但若无实际行动,也可能流于形式,与坚定承诺不同。
  19. 心神不定([xīn shén bù dìng]):指内心不安,思绪不稳,缺乏坚定的信念。
  20. 摇摆不定([yáo bǎi bù dìng]):形容态度或立场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改变。
  21. 左顾右盼([zuǒ gù yòu pàn]):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缺乏果断的态度。
  22. 进退两难([jìn tuì liǎng nán]):指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果断做出决定,显得犹豫。
  23. 心不在焉([xīn bù zài yān]):形容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认真和坚定的态度。
  24. 模棱两可([mó léng liǎng kě]):指态度含糊,不明确表态,与坚定承诺的态度相反。
  25. 得过且过([dé guò qiě guò]):指做事敷衍,不认真负责,缺乏郑重的态度。
  26. 敷衍了事([fū yǎn liǎo shì]):指做事不认真,草草了事,缺乏郑重其事的态度。
  27. 虚与委蛇([xū yǔ wěi yí]):指表面应付,心中并无真意,与真诚的态度相悖。
  28. 敷衍塞责([fū yǎn sè zé]):指做事不认真,只求应付过去,缺乏负责的精神。
  29. 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g xīn]):指做事随便,不用心,缺乏认真和坚定的态度。
  30. 敷衍应付([fū yǎn yìng fù]):指做事不认真,仅仅为了应付而做,缺乏真诚。
  31. 马马虎虎([mǎ mǎ hǔ hǔ]):形容做事随便,不认真,缺乏郑重其事的态度。
  32. 不以为意([bù yǐ wéi yì]):指对事情不重视,不认真对待,与坚定态度相反。
  33. 敷衍搪塞([fū yǎn táng sè]):指用不认真的态度应付他人,缺乏真诚和负责。
  34. 三推六问([sān tuī liù wèn]):指推脱责任,不愿承担,缺乏果断和诚信。
  35. 支吾其词([zhī wú qí cí]):指说话含糊其辞,不直截了当,缺乏坦率和坚定。
  36. 含糊其辞([hán hú qí cí]):指说话不清楚,态度不明确,与直言不讳相反。
  37. 闪烁其词([shǎn shuò qí cí]):指说话躲闪,不直面问题,缺乏坦诚的态度。
  38. 拖泥带水([tuō ní dài shuǐ]):比喻做事不干脆,缺乏果断和坚定的态度。
  39. 不置可否([bù zhì kě fǒu]):指对事情不表态,既不赞成也不反对,态度模糊。
  40. 半推半就([bàn tuī bàn jiù]):指表面推辞,内心却愿意,缺乏明确的立场。
  41. 迟疑不决([chí yí bù jué]):指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缺乏果断的行动力。
  42. 犹豫踌躇([yóu yù chóu chú]):形容拿不定主意,迟迟不能决断,缺乏坚定。
  43. 疑虑重重([yí lǜ chóng chóng]):指内心充满疑问和顾虑,缺乏坚定的信念。
  44. 迟迟不决([chí chí bù jué]):指拖延时间,无法果断做出决定,显得犹豫。
  45. 心浮气躁([xīn fú qì zào]):形容心情浮躁,缺乏沉稳和坚定的态度。
  46. 草率从事([cǎo shuài cóng shì]):指做事不认真,缺乏慎重和负责的态度。
  47. 草草了事([cǎo cǎo liǎo shì]):指做事马虎,随便应付,缺乏认真的态度。
  48. 轻率行事([qīng shuài xíng shì]):指做事不经深思熟虑,缺乏慎重和坚定的态度。
  49. 反悔([fǎn huǐ]):指改变原来的承诺或决定,缺乏一贯的诚信。
  50. 变卦([biàn guà]):指临时改变主意或计划,不守原来的约定。

信誓旦旦的详细解释

信誓旦旦(xìn shì dàn dàn)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说话时态度非常诚恳坚决,誓言说得郑重其事的样子。这个词语常用来描述某人作出承诺时表现出的坚定姿态,往往带有庄严宣誓的意味。

 

从字面上看,信誓旦旦中的信表示诚信,誓指誓言,旦旦则是重复强调的语气。组合起来就形成了这个表示郑重承诺的成语。这个词语最早出自《诗经·卫风·氓》,其中就有信誓旦旦的表述,可见其历史渊源之悠久。

 

需要注意的是,信誓旦旦虽然表示态度坚决,但并不一定代表承诺的真实性。在实际使用中,这个成语有时会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暗示说话人虽然誓言说得郑重,但未必能够兑现。因此在使用时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判断其真实含义。

信誓旦旦的出处

信誓旦旦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