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安贫乐道的近义词(35个)

共找到 35 个安贫乐道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安贫守道([ān pín shǒu dào]):指安于贫困的生活,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和原则,不为外物所动摇。
  2. 安分守己([ān fèn shǒu jǐ]):指安于本分,不越界做事,保持自己的本性和规矩。
  3. 安贫乐贱([ān pín lè jiàn]):指甘于清贫的生活,并乐于处于卑微的地位,不追求名利。
  4. 安于现状([ān yú xiàn zhuàng]):指对目前的生活或处境感到满足,不追求改变或更高的目标。
  5. 知足常乐([zhī zú cháng lè]):指懂得知足,对现有的条件感到满足,从而常常感到快乐。
  6. 甘于清贫([gān yú qīng pín]):指心甘情愿过清苦的生活,不追求奢华或财富。
  7. 乐天知命([lè tiān zhī mìng]):指乐于接受天意和命运的安排,不强求改变,顺其自然。
  8. 安然自得([ān rán zì dé]):指内心平静,满足于自己的状态,不为外界干扰而动摇。
  9. 安守本分([ān shǒu běn fèn]):指安于自己的职责和地位,不越界、不贪求额外的东西。
  10. 乐道安命([lè dào ān mìng]):指乐于遵循道德原则,顺应命运的安排,不怨天尤人。
  11. 安命乐天([ān mìng lè tiān]):指接受命运的安排,并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12. 安贫乐业([ān pín lè yè]):指虽然生活清贫,但仍乐于从事自己的职业或工作。
  13. 安贫守节([ān pín shǒu jié]):指在贫困中依然坚守自己的节操和道德底线。
  14. 安于清苦([ān yú qīng kǔ]):指甘愿接受艰苦朴素的生活,不追求享受。
  15. 乐天安命([lè tiān ān mìng]):指以乐观态度顺应天意和命运,不强求改变现状。
  16. 安贫乐志([ān pín lè zhì]):指虽然生活贫困,但仍以自己的志向和信念为乐。
  17. 安于淡泊([ān yú dàn bó]):指满足于平淡无华的生活,不追求名利和奢华。
  18. 甘于淡泊([gān yú dàn bó]):指心甘情愿过平淡的生活,不贪图富贵荣华。
  19. 安贫乐简([ān pín lè jiǎn]):指安于贫困,乐于简朴的生活方式,不追求奢靡。
  20. 乐于淡泊([lè yú dàn bó]):指乐于过平淡的生活,不追求物质上的奢华享受。
  21. 安于俭朴([ān yú jiǎn pǔ]):指满足于简朴的生活方式,不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
  22. 甘于俭朴([gān yú jiǎn pǔ]):指心甘情愿过简朴的生活,不贪图奢华和享受。
  23. 安于简朴([ān yú jiǎn pǔ]):指对简朴的生活感到满足,不追求奢华和排场。
  24. 乐于清苦([lè yú qīng kǔ]):指乐于接受清苦的生活条件,不以贫困为苦。
  25. 安分知足([ān fèn zhī zú]):指安于自己的本分,对现有的生活感到满足。
  26. 乐于俭朴([lè yú jiǎn pǔ]):指乐于过简朴的生活,不追求奢华和享受。
  27. 安于平淡([ān yú píng dàn]):指满足于平淡无奇的生活,不追求刺激或奢华。
  28. 甘于平淡([gān yú píng dàn]):指心甘情愿过平淡无华的生活,不追求名利。
  29. 乐于平淡([lè yú píng dàn]):指乐于接受平淡的生活状态,不追求荣华富贵。
  30. 安贫守志([ān pín shǒu zhì]):指虽然生活贫困,但依然坚守自己的志向和信念。
  31. 知足安分([zhī zú ān fèn]):指对现有的生活感到满足,安心于自己的本分。
  32. 安乐知足([ān lè zhī zú]):指生活虽然简单,但感到满足和快乐。
  33. 淡泊名利([dàn bó míng lì]):指不追求名利,满足于平静的生活状态。
  34. 清贫乐志([qīng pín lè zhì]):指虽然生活清贫,但以自己的志向为乐。
  35. 知命乐天([zhī mìng lè tiān]):指了解自己的命运,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安贫乐道的详细解释

安贫乐道(ān pín lè dào)是一个富有哲理的中国成语,形容人虽然生活清贫,却能够保持内心的安宁与快乐,专注于追求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

 

这个词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物质与精神关系的深刻思考。它强调在面对贫困时,不应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而应当注重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提升。安贫乐道所倡导的是一种超脱物质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从历史渊源来看,安贫乐道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儒家学说。孔子就曾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的精神境界。这种价值观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尤为盛行,成为许多知识分子在逆境中坚守的精神支柱。

 

在现代社会,安贫乐道的精神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在物质丰富的时代,不要迷失在物欲的追逐中,而应当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追求更有价值的人生目标。

安贫乐道的出处

安贫乐道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