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利弊的近义词(27个)

共找到 27 个利弊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得失([dé shī]):指获得与失去,通常用来评价某事的结果或影响的正反两面。
  2. 优劣([yōu liè]):指事物的好坏或高低,常用于比较不同选择的优势与不足。
  3. 好坏([hǎo huài]):指事物正反两方面的性质,常用来评估某项决策或行为的双重影响。
  4. 长短([cháng duǎn]):比喻事物的优缺点或强弱之处,常用于分析某一事物的两面性。
  5. 成败([chéng bài]):指事情成功与失败的结果,常用在讨论某项行动的可能结局。
  6. 是非([shì fēi]):指对与错或正与反的判断,常用来分析事情的正反两方面。
  7. 正反([zhèng fǎn]):指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常用在讨论某事不同角度的评价。
  8. 优缺([yōu quē]):指事物的优点和缺点,常用于对某一对象进行全面分析。
  9. 强弱([qiáng ruò]):指力量或能力的对比,常用来评价事物的相对优劣。
  10. 高下([gāo xià]):指水平或价值的高低,常用在比较不同事物的好坏。
  11. 利害([lì hài]):指对某事有利的方面和有害的方面,常用于权衡决策的影响。
  12. 吉凶([jí xiōng]):指事情的好运与厄运,常用于预测或评价某事的可能结果。
  13. 盈亏([yíng kuī]):指经济或利益上的增加与减少,常用在分析得失平衡。
  14. 进退([jìn tuì]):指前进与后退,比喻处境或决策中的两难选择。
  15. 荣辱([róng rǔ]):指荣耀与耻辱,常用来描述某事带来的名誉或负面影响。
  16. 安危([ān wēi]):指安全与危险,常用于讨论某项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与保障。
  17. 祸福([huò fú]):指灾难与幸福,常用来形容事情可能导致的两种极端结果。
  18. 顺逆([shùn nì]):指顺利与不顺利,常用于分析处境或决策的两种可能性。
  19. 曲直([qǔ zhí]):比喻事情的正误或道理的曲折,常用于评价某事的对错。
  20. 轻重([qīng zhòng]):指重要性或影响程度的不同,常用来权衡事情的优先级。
  21. 缓急([huǎn jí]):指事情的紧急程度,常用于分析决策时的优先顺序。
  22. 难易([nán yì]):指事情的难与易,常用来评价某项任务或选择的可行性。
  23. 大小([dà xiǎo]):指规模或影响范围的不同,常用在比较事情的重要程度。
  24. 远近([yuǎn jìn]):指距离或关系的亲疏,也可比喻影响的深远与浅近。
  25. 深浅([shēn qiǎn]):指程度或影响的深与浅,常用于分析某事的潜在作用。
  26. 优缺点([yōu quē diǎn]):指事物的好的一面与不足之处,常用于全面评估某一对象。
  27. 好坏处([hǎo huài chù]):指事物带来的积极影响与负面影响,常用在分析决策结果。

利弊的详细解释

利弊(lì bì)是一个常用的汉语词语,用来描述事物的利弊两个方面,即好处与坏处、优势与劣势。这个词语通常用于分析某个决策、行为或现象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帮助人们更全面地理解事物的复杂性。

 

在具体使用时,利弊往往需要结合具体情境来分析。比如,讨论一项新政策时,人们会权衡它的利弊,看看是否值得推行。同样,个人在做选择时,也会考虑不同选项的利弊,以便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从语言结构来看,利弊由两个单字组成,利代表利益或好处,弊代表弊端或坏处。这种对仗式的构词方式在汉语中很常见,能够简洁地表达事物的两面性。理解利弊的概念,有助于培养辩证思维,避免看待问题时的片面性。

利弊的出处

利弊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