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笃定的反义词(32个)

共找到 32 个笃定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犹豫([yóu yù]):指在做决定时拿不定主意,内心摇摆不定,缺乏果断的态度。
  2. 迟疑([chí yí]):表示在行动或决策时不够果断,表现出犹豫不决的状态。
  3. 彷徨([páng huáng]):形容内心迷茫,拿不定主意,常常在选择中徘徊。
  4. 动摇([dòng yáo]):指信念或决心不够坚定,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改变想法。
  5. 狐疑([hú yí]):表示对某事心存疑惑,缺乏信任或确定的判断。
  6. 徘徊([pái huái]):形容在某个问题上反复思考,无法下定决心。
  7. 疑惑([yí huò]):指对事情的真相或结果感到不解,内心充满不确定。
  8. 摇摆([yáo bǎi]):比喻立场或态度不坚定,容易在不同选择间来回变动。
  9. 忐忑([tǎn tè]):形容内心不安,缺乏稳妥的感觉,常伴随焦虑情绪。
  10. 不安([bù ān]):指内心没有平静的状态,常常感到担忧或不稳定。
  11. 猜疑([cāi yí]):表示对他人或事物缺乏信任,常常胡乱猜测。
  12. 迟钝([chí dùn]):指反应或决策速度慢,缺乏果断和敏捷。
  13. 困惑([kùn huò]):形容对问题或处境感到不解,内心充满迷茫。
  14. 茫然([máng rán]):表示对事物或方向毫无头绪,内心一片迷失。
  15. 游移([yóu yí]):指在态度或行动上不够坚定,常常左右不定。
  16. 疑虑([yí lǜ]):指内心对某事存有疑问或担忧,难以安心。
  17. 浮躁([fú zào]):形容心绪不宁,缺乏沉稳和冷静的态度。
  18. 慌张([huāng zhāng]):指在面对事情时手足无措,内心缺乏从容。
  19. 惊慌([jīng huāng]):表示因突发情况而感到害怕或不安,失去镇定。
  20. 畏缩([wèi suō]):形容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退缩,缺乏勇气和信心。
  21. 胆怯([dǎn qiè]):指缺乏勇气,面对事情时表现出害怕或退缩。
  22. 紧张([jǐn zhāng]):形容心理状态不放松,常常因压力而感到不安。
  23. 惶恐([huáng kǒng]):表示内心极度不安或害怕,缺乏稳妥的心态。
  24. 心虚([xīn xū]):指内心缺乏底气,常常因不自信而感到不安。
  25. 迷惘([mí wǎng]):形容对前途或方向感到困惑,内心一片迷茫。
  26. 无措([wú cuò]):表示面对情况时不知如何应对,显得手足无措。
  27. 焦虑([jiāo lǜ]):指因担心或不确定而产生的心理不安状态。
  28. 不安分([bù ān fèn]):形容人难以保持平静,内心总是躁动或不满足。
  29. 心神不定([xīn shén bù dìng]):指内心无法集中,总是感到不安或分心。
  30. 举棋不定([jǔ qí bù dìng]):比喻在决策时犹豫不决,难以做出最终选择。
  31. 三心二意([sān xīn èr yì]):形容做事不专心,态度摇摆,缺乏专注。
  32. 左顾右盼([zuǒ gù yòu pàn]):比喻在行动或决策时犹豫不定,四处张望。

笃定的详细解释

笃定(dǔ dìng)是一个充满力量感的汉语词汇,形容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或态度。当一个人表现出笃定时,往往意味着他对某件事有着绝对的把握,内心没有丝毫动摇,言行举止间透露出沉稳与自信。

 

这个词常用来描述人在面对重大抉择时的心理状态。比如在关键时刻保持笃定的神情,或是用笃定的语气说出自己的决定。这种状态既包含理性的判断,也蕴含着情感的投入,是思维与意志的高度统一。

 

从构词角度看,笃定由笃和定两个字组成。笃本义为忠实、厚实,定则表示稳定、确定。二字组合强化了坚定不疑的意味,比单独使用任一字都更具表现力。这种构词方式体现了汉语以简驭繁的特点。

 

在现代汉语中,笃定既可作为形容词,也可作为副词使用。作形容词时多修饰神情态度,作副词时则修饰动作行为。无论哪种用法,都传递出一种从容不迫、成竹在胸的气度。

笃定的出处

笃定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