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疏狂的反义词(46个)

本文汇总了 46 个疏狂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1. 稳重 [wěn zhòng]:指性格或行为沉稳、谨慎,不轻率行事,常用于形容人处事有分寸。
  2. 端庄 [duān zhuāng]:形容人举止得体,态度严肃,符合礼仪规范,常用于女性形象。
  3. 沉稳 [chén wěn]:指性格或态度安定,不浮躁,做事有条不紊,给人可靠之感。
  4. 谨慎 [jǐn shèn]:做事小心翼翼,考虑周全,不轻易冒险或做出草率决定。
  5. 庄重 [zhuāng zhòng]:指态度严肃认真,行为举止符合规范,常用于正式场合。
  6. 稳健 [wěn jiàn]:形容做事稳妥可靠,不急躁冒进,注重平衡和长远发展。
  7. 持重 [chí zhòng]:指为人处世稳重谨慎,不轻举妄动,常用于评价人的品性。
  8. 严谨 [yán jǐn]:指态度认真,行事周密,不马虎,常用于形容工作或学风。
  9. 肃穆 [sù mù]:形容气氛或态度庄严肃静,常用于描述正式或庄重的场合。
  10. 拘谨 [jū jǐn]:指行为受约束,显得拘束,不够自然或放开,多含保守意味。
  11. 正经 [zhèng jīng]:指态度认真,不随便开玩笑,符合常规或道德标准。
  12. 老成 [lǎo chéng]:形容人处事成熟稳重,像是经验丰富的老者,不轻浮。
  13. 安分 [ān fèn]:指安于本分,不越界或做出出格之事,行为符合规范。
  14. 规矩 [guī ju]:指行为符合礼法或规范,不逾矩,常用于形容人守纪律。
  15. 克制 [kè zhì]:指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行为,不放纵,常用于形容自律能力。
  16. 自持 [zì chí]:指自我约束,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轻易随情绪或外界影响而动。
  17. 内敛 [nèi liǎn]:指性格或行为含蓄,不张扬,情感或态度不外露。
  18. 低调 [dī diào]:指为人处世不张扬,不显露锋芒,保持谦逊或隐忍的态度。
  19. 收敛 [shōu liǎn]:指约束自己的言行,不再张扬或放纵,常用于形容改过或调整。
  20. 守礼 [shǒu lǐ]:指遵守礼仪规范,行为得体,不做出不符合身份或场合的事。
  21. 自重 [zì zhòng]:指重视自己的言行,保持尊严和分寸,不轻率或随便。
  22. 稳妥 [wěn tuǒ]:指做事有把握,不冒险,处理问题周全而可靠。
  23. 审慎 [shěn shèn]:指考虑问题仔细,行事小心,不轻易下结论或采取行动。
  24. 自律 [zì lǜ]:指自我约束,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规则或道德标准。
  25. 正派 [zhèng pài]:指为人正直,行为符合道德或社会规范,不偏离正道。
  26. 端正 [duān zhèng]:指态度或行为符合规范,不偏不倚,常用于形容品行或作风。
  27. 严肃 [yán sù]:指态度认真,不苟言笑,常用于形容人或场合的氛围。
  28. 郑重 [zhèng zhòng]:指态度认真,重视某事或某人,不轻率对待。
  29. 守矩 [shǒu jǔ]:指遵守规矩或规范,不越界,常用于形容行为端正。
  30. 恭谨 [gōng jǐn]:指态度恭敬谨慎,言行得体,常用于形容对人或事的尊重。
  31. 拘礼 [jū lǐ]:指严格遵守礼节,行为拘束,不随便或放纵。
  32. 安稳 [ān wěn]:指状态平稳,不动荡,也指性格或行为不冒失,求稳。
  33. 平和 [píng hé]:指性格温和,态度平静,不极端或冲动,给人安宁之感。
  34. 恬静 [tián jìng]:指性情安静平和,不浮躁,常用于形容人的心境或气质。
  35. 冷静 [lěng jìng]:指头脑清醒,不受情绪影响,处理问题时保持理智和客观。
  36. 自制 [zì zhì]:指自我控制能力强,不放纵自己的欲望或情绪,保持理智。
  37. 稳重端庄 [wěn zhòng duān zhuāng]:形容人行为举止沉稳得体,符合礼仪,气质高雅。
  38. 谨慎小心 [jǐn shèn xiǎo xīn]:指做事非常小心,考虑周到,避免出错或冒险。
  39. 严谨认真 [yán jǐn rèn zhēn]:指态度一丝不苟,处理事务认真负责,不马虎大意。
  40. 庄严肃穆 [zhuāng yán sù mù]:形容气氛或态度非常严肃,充满庄重感,常用于重大场合。
  41. 沉稳老练 [chén wěn lǎo liàn]:指为人处世稳重且经验丰富,处理问题得当,不慌乱。
  42. 安分守己 [ān fèn shǒu jǐ]:指安于本分,遵守规则,不做出格或越界之事。
  43. 循规蹈矩 [xún guī dǎo jǔ]:指严格遵守规则或规范,行为不偏离正轨,显得保守。
  44. 克己奉公 [kè jǐ fèng gōng]:指严格要求自己,约束私欲,为公事或他人着想。
  45. 谨言慎行 [jǐn yán shèn xíng]:指说话和做事都非常小心,不轻易表态或行动,避免失误。
  46. 自重自爱 [zì zhòng zì ài]:指重视自己的言行和品德,保持自尊,不做出不妥之事。

疏狂的详细解释和用法

疏狂(shū kuáng)是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词汇,常用于描述人的性格或行为带有不拘一格、放纵不羁的特质。疏狂通常指一个人在言行上不太受常规约束,显得有些狂放或不守规矩,但这种特质往往也伴随着才华或个性上的独特魅力。

 

疏狂在古代文学中多用来形容文人墨客的率性而为,尤其是那些不屑于世俗礼法、追求自由精神的人。疏狂并不完全是贬义,有时也带有一种对个性解放的赞赏意味,特别是在诗词或艺术创作的语境中,疏狂往往与才情横溢紧密相连。

 

疏狂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的频率相对较低,但依然可以在文学作品或对某些特立独行之人的评价中见到。疏狂的用法多出现在书面语中,口语中较少直接使用,更多是通过描述具体行为或性格来间接表达这种特质。

疏狂的经典出处:

疏狂的优质例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