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忤逆的反义词(28个)

本文汇总了 28 个忤逆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1. 顺从 [shùn cóng]:指顺应他人的意愿或要求,态度恭敬,愿意听从安排或命令。
  2. 服从 [fú cóng]:指遵从他人意见或指令,表现出配合与听从的态度。
  3. 遵从 [zūn cóng]:指遵循他人的教导或规则,态度恭顺,愿意接受指导。
  4. 听从 [tīng cóng]:指接受他人的意见或命令,表现出顺服和配合的态度。
  5. 依从 [yī cóng]:指按照他人的意愿行事,态度温和,愿意顺应安排。
  6. 恭顺 [gōng shùn]:指态度谦恭,愿意顺从他人,表现出尊敬与温和。
  7. 驯服 [xùn fú]:指被教化或约束后变得顺从,不再有反抗或违逆的行为。
  8. 温顺 [wēn shùn]:指性情温和,态度顺从,不与人争执或对抗。
  9. 柔顺 [róu shùn]:指性格柔和,愿意顺从他人,不表现出强硬或反对的态度。
  10. 归顺 [guī shùn]:指放弃反抗,主动顺从或投靠,通常用于归附某种势力或权威。
  11. 顺服 [shùn fú]:指心甘情愿地接受他人的领导或安排,态度恭敬。
  12. 从命 [cóng mìng]:指遵照他人的命令或意愿行事,表现出听从与顺应。
  13. 驯良 [xùn liáng]:指性情温良,态度顺从,不与人发生冲突或对抗。
  14. 孝顺 [xiào shùn]:特指对父母或长辈的恭敬与顺从,体现孝道与尊重。
  15. 敬顺 [jìng shùn]:指以尊敬的态度顺从他人,表现出谦逊与礼貌。
  16. 顺应 [shùn yìng]:指顺着某种趋势或意愿行事,不加以违背或反抗。
  17. 依顺 [yī shùn]:指依从他人的安排或意见,态度温和且顺服。
  18. 遵命 [zūn mìng]:指恭敬地接受他人的命令或指示,表现出顺从的态度。
  19. 和顺 [hé shùn]:指性情平和,态度顺从,与人相处和谐融洽。
  20. 安顺 [ān shùn]:指性格安稳,愿意顺从,不生事端或反抗。
  21. 俯首帖耳 [fǔ shǒu tiē ěr]:形容非常顺从,低头听命,毫无反抗之意。
  22. 唯命是从 [wéi mìng shì cóng]:指完全听从他人的命令,毫无异议或反抗。
  23. 百依百顺 [bǎi yī bǎi shùn]:形容对他人言听计从,极其顺从,没有任何违背。
  24. 言听计从 [yán tīng jì cóng]:指对他人所说的话完全听从,表现出极大的顺服。
  25. 俯首听命 [fǔ shǒu tīng mìng]:形容低头接受命令,态度极为恭顺。
  26. 毕恭毕敬 [bì gōng bì jìng]:指态度极其恭敬顺从,对他人表现出极大的尊重。
  27. 恭恭敬敬 [gōng gōng jìng jìng]:形容态度非常恭敬,愿意顺从他人的意愿或安排。
  28. 逆来顺受 [nì lái shùn shòu]:指面对不顺心的事情也能顺从接受,不加反抗。

忤逆的详细解释和用法

忤逆(wǔ nì)是一个具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词汇,主要用来描述不顺从、不听从,尤其是对长辈、父母或权威的不敬行为。在古代,这个词常常与孝道相对,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体现出对家庭伦理和社会秩序的背离。

 

忤逆在语义上通常指向一种态度或行为上的对抗,比如子女不听从父母的教导,或者下级不遵从上级的命令。在具体使用中,忤逆多出现在书面语或较为正式的语境中,口语中较少直接使用,但其含义却贯穿于许多日常表达之中。

 

忤逆的概念在古代社会中尤为重要,因为当时的社会结构高度依赖于等级和伦理规范。忤逆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一种指责,更是对社会规则的一种挑战。因此,忤逆往往被视为一种道德上的过错,甚至可能带来法律上的惩罚。

忤逆的经典出处:

忤逆的优质例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