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干燥的近义词(22个)

本文汇总了 22 个干燥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1. 干枯 [gān kū]:指水分完全丧失,变得没有生气,常用于形容植物或皮肤失去水分后的状态。
  2. 干涸 [gān hé]:指水源或液体完全干掉,多用于描述河流、湖泊等水体失去水分。
  3. 干涩 [gān sè]:形容物体表面缺少水分或润滑,显得粗糙或不顺滑,也可形容声音或感觉的干硬。
  4. 干裂 [gān liè]:指因缺少水分而出现裂纹,常用于描述皮肤、土地或木材等的状态。
  5. 枯干 [kū gān]:形容植物或物体因失去水分而变得枯萎,没有生气。
  6. 枯竭 [kū jié]:指资源或水分完全耗尽,多用于形容水源或体力的极度缺乏。
  7. 枯萎 [kū wěi]:指植物因缺水或缺乏养分而失去活力,变得无精打采。
  8. 干瘪 [gān biě]:形容物体因失去水分而变得皱缩、没有饱满感,常用于形容果实或皮肤。
  9. 干硬 [gān yìng]:指物体因水分不足而变得坚硬、缺乏柔软性,常用于形容土壤或食物。
  10. 焦枯 [jiāo kū]:指因高温或缺水而变得枯萎焦黄,多用于形容植物或草木。
  11. 焦干 [jiāo gān]:形容物体被高温炙烤后失去水分,变得毫无湿润感。
  12. 枯黄 [kū huáng]:指植物或头发因缺水或营养不足而呈现黄色、失去生机。
  13. 干瘦 [gān shòu]:形容人或动物因营养不良或缺水而显得瘦弱、没有水分感。
  14. 枯槁 [kū gǎo]:形容人或物因失去水分或活力而显得憔悴、干瘪,常用于文学表达。
  15. 干爽 [gān shuǎng]:指没有潮湿感,显得清爽干燥,常用于形容天气或衣物状态。
  16. 枯瘦 [kū shòu]:形容人或物因缺乏水分或营养而显得干瘦、没有生气。
  17. 干冷 [gān lěng]:形容天气寒冷且缺少湿气,给人以刺骨的清冷感觉。
  18. 焦渴 [jiāo kě]:指极度缺水而感到口渴,也可形容对某物的强烈渴望。
  19. 干旱 [gān hàn]:指长时间缺少雨水,土地和环境变得极度缺水。
  20. 焦躁 [jiāo zào]:虽多指情绪急躁,但也可形容因缺水或高温而带来的不安感。
  21. 枯燥无味 [kū zào wú wèi]:形容内容或事物单调乏味,缺乏吸引力或新鲜感。
  22. 干巴瘦小 [gān bā shòu xiǎo]:形容人或动物因缺水或营养不良而显得瘦弱干瘪。

干燥的详细解释和用法

干燥(gān zào)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主要用来描述物体或环境缺少水分的状态。不论是自然界的土地、河流,还是人体的皮肤、喉咙,干燥都能准确表达出水分不足带来的特质。这种状态往往让人感到不适,尤其是在气候变化较大的地区,干燥的现象更为常见。

 

干燥不仅局限于物理层面上的水分缺失,它还可以用来形容抽象的情感或氛围。比如在文学作品中,干燥可能被用来形容一段关系缺乏温情,或者一种生活状态显得单调无趣。这样的用法让干燥的语义范围更加广泛,展现了汉语词汇的多义性。

 

干燥在日常生活中也常用于天气描述,尤其是在秋冬季节,空气中的湿度降低,人们会明显感受到干燥带来的影响,比如皮肤紧绷或嘴唇开裂。此外,干燥还是许多工业和农业领域的关键术语,与生产效率和作物生长息息相关。

干燥的经典出处:

干燥的优质例句:

相关文章